中国移动文化:创新引领“飞奔”
【案例介绍】
2000年4月20日,在中国电信的基础上,移动通信局从中分拆出来,组建成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业务、数据业务、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独具特色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引领中国移动从成功走向卓越。
一、中国移动在竞争中快速发展
2002年,我国电信业继续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2002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再次拆分,成立了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网通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网通)。新的中国电信拥有南方21个省市的业务;而中国网通由原中国电信的北方十省分公司和原中国网通通信公司、中国吉通通信公司组合而成。至此,原中国电信一分为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如果再加上中国联通以及在铁道部通讯局基础上成立的中国铁通和在卫星通信基础上成立的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业就形成了“五大基础运营商”和“一个卫星通信运营商”的竞争格局。这样的格局无疑给中国移动的发展带来了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 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移动快速发展并迅速壮大,最终在中国电信业脱颖而出。通过六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走向辉煌,造就了世界品牌。到2005年底,中国移动总资产达到5413亿元,净资产为3524亿元,净资产比2000年底翻了一番,成长为全球用户数最大和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公司。载至2006年2月,中国移动的用户数达到2.55亿户,并成为全球唯一单月用户净增长超过300万户的电信运营商。如今的中国移动网络覆盖全国99%以上的县市,漫游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平均约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中国移动的用户。短短六年,中国移动成功打造了世界一流企业,造就了世界品牌。 中国移动的发展和成就,得益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几年来中国移动特色文化的培育和魅力。
二、创新性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进步、提升的过程。2005年,中国移动对企业成立以来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深刻总结了企业发展实践中凝聚并凸显出来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以继承和创新为方针,提炼成了中国移动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个部分构成,如图所示。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创新贯穿于中国移动的整个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如果说,“正德厚生”体现了中国移动的行为责任规范,那么,“臻于至善”则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不断超越的状态。中国移动“臻于至善”的进程,就是一个不断进取、上下求索、开拓创新,自我超越的持续创新和提升过程。 中国移动的使命是“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愿景是“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回顾中国移动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王建宙总裁所言:企业最核心的任务是为国家,股东、客尸、员工、社会创造最大价值,而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这些目标,是中国移动做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经之路。今天,创新对中国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移动先后开创了多项全国“第一”:在国内电信企业中,中国移动第一个在境外挂牌上市,率先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并经过6次分步收购,于2004年第一个实现了主营业务资产整体上市;第一个开展客户品牌塑造,针对年轻一族推出的客户品牌“动感地带”,被誉为推倒了电信业品牌竞争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第一个推出“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商业合作模式,“移动梦网”拉动我国互联网产业走出低谷,迎来发展的春天;第一个在全球建设移动智能网,开发出深受市场欢迎的“神州行”预付费业务、移动虚拟集团电话业务等多种智能业务,带动了民族通信制造业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形成;第一个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据业务管理系统(DSMP系统),杜绝了SP的欺诈行为,支持并完善了移动梦网的商业模式,引领了消费时尚。 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作为一个处于通信应用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中国移动始终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促创新。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力地支撑和实现了服务和业务的不断创新,并以卓越的品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中国移动的客户,享受中国移动的服务。如今,“移动改变生活,创新成就卓越”,已不光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在中国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移动的客户。正是源于一种不懈追求的创新精神,使中国移动跨入了世界一流企业的行列。
三、创新性企业文化引领企业“飞奔”
从1987年第一套移动模拟系统建成到现在,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一个创新的移动通信领域诞生出中国移动这么一个全球用户数量最大的通信企业,在这其中利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来经营企业,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因素。中国移动的创新是以理念创新为先导的。 (一)以理念创新为先导 公司总裁王建宙认为,创新并不就是发明某种东西,特别是对于运营商来说,凡是能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的产品都是一种创新。他举了两个很明显的例子:一是短信,短信发展的模式就是来自创新;但在初始阶段,正是中国移动认准汉字在表达意思上的丰富性,从而力促汉字输入在手机里的集成;然后再开发短信模式加以推广,才大获成功;2005年发送量达到2500亿条。另外一个就是手机音乐,2005年中国移动音乐下载量超过3亿,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创新的推动;例如仅仅下载方式就有很多种,而且越来越简化,越来越傻瓜,大大促进了音乐在手机间的流传。“自主创新并不神秘,从实践中来,解决我们碰到的实际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改进不适合我们的方案,就可以创新,”王建宙如是说。正是在这个创新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移动通信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把客户需求变成现实,成为了全世界惟一单月客户净增超过300万户的电信运营商。 (二)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如今,“短信”、“彩铃”、“彩信”,这些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新业务已经稳固的展开,树立起了中国移动主导型运营商以及领先企业的形象。但是,这些业务并非是在一两天内就实现的,从网络设备、计费、网管到客户使用的过程,都要深厚的技术创新作支撑。对中国移动这样一个运营巨头来说,以创新赢得竞争的体现即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提供更有价值的新业务,而技术创新恰恰是实现这一切的根基。 王建宙曾说:通信运营商的技术创新,总体而言有两个大的方面:第一,积极参与技术标准化、技术规范的制定,以此来影响技术的发展,改变长期以来技术方面由制造商主导的局面。第二,在应用、开发等方面不断地创新,要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更多的专利,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所以,一方面,中国移动一直注重标准的制定,自成立以来共发布企业标准300项,并且每年以近100项的速度增加;在企业标准制定的基础上,自2002年开始,中国移动加大了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力度,每年都向3GPP,OMA(OpenMobileAlliance开放移动联盟)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大量稿件,其中仅2005年向3GPP提交362篇,把“一个移动网络两个网号”等59篇写入了国际标准。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加大了专利的投入;公司成立专门管理专利的办公室,在其统一的管理下,逐步提高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截止目前,中国移动共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了“一种基于客户请求实现通信服务等级业务的方法”等十个专利的PCT国际申请以及140项国内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36项,这些专利为中国移动开展的彩铃、可视电话等业务提供了技术之基础,大大减少了业务开展的专利门槛,加速了中国移动新业务的引入。 中国移动始终认为,运营企业在整个移动通信价值链中起带动作用,不能也不需要完成所有环节的工作。因此,中国移动一直致力于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机制,期望能够推动各方进行业务和技术创新,做大市场。为此,中国移动积极与技术研究的各方,包括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进行深入合作,并形成机制,发挥各方所长,大大加快了技术创新的过程。 中国移动还联合国内外多家制造企业、大专院校成立了移动通信技术论坛,共同针对符合中国移动发展需求的技术项目进行研发,大大推动了研发进程,同时加速了产业链的价值生产。到目前为止,技术论坛已经发展成员200多家,没立了IP通信、下一代网络等12个分论坛,在标准制定等领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三)以服务和业务创新贯穿全过程 几年来,中国移动坚持以客户为导向,不断进行服务与业务创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极大的提升了服务品质和客户价值。中国移动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把客户需求变为现实,不断创新业务内容和模式,不断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中国移动的服务创新具体表现为: 首先,短信迅速普及的创新。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的短信业务使用量接近2500亿条,最高的一天有17.6亿条短信,短信业务的普及率和使用量均为世界第一。“短信虽然不是我们首创的,但我们推广了短信,改变了文化,这就是创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张晨霜说。 其次,短信与互联网结合的创新。中国移动通信首创“移动梦网”商业模式,打造了一个开放、公平的无线增值业务产业链,不仅使中国移动通信在业内树立了创新的形象,同时拉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第三,以移动信息化推动社会信息化,提高企业和社会效益。中国移动通信以GPRS以及短信为主要载体,为客户提供包括企业直联、IP电话、GPRS上网、企业信息发布、移动办公、无线GPS定位等业务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在电力、交通、石油等近20个行业得到了应用。 最后,以创新打造手机多用化和媒体化,引领消费新时尚。如今手机不仅是一个可以打电话的工具,它还可以变成一种照相机、MP3播放器、钱包,甚至新的媒体。 (四)以管理创新为基础 移动总裁王建宙说:“—个企业拥有多方面的资源,管理就是使各种资源更好地有效配置,达到最满意的目标。管理就是使1+1=3,甚至更多,多出的部分就是管理创造的价值,无论是服务也好,业务也好,技术也好,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管理的优与劣,而管理创新正是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客户的保障”。 中国移动既是国有企业,又在海外整体上市,运营管理好这样一个公司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通过海外上市,借助国际资本市场严格的监管要求,中国移动引入了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诚信、透明、公开、高效的公司治理,公司发展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国移动在运营体制、管理制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形成了战略、预算、绩效、薪酬的闭环管理体系;同时还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在设备采购、网络管理、内部资金调度等方面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集中化低成本运营管理的模式,提高了管理效益,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2004年,中国移动实现了整体上市,每年新增客户数都超过了3000万,客户总数已达到2亿多,如何做好这样一家上市公司财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并无先例可循。中国移动在运营管理体制、制度和方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全面实施了市场、业务、投资等各方面综合配套的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了从事后管理向事前控制、事中监督的重要转变,形成了以预算管理为中间结点的战略,这是中国移动的独家壮举。 管理创新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还使客户享受到低价位高品质的服务。有数据显示,2005年与2004年相比,采购成本平均下降27.9%,客户平均每分钟话费的价格从1999年的0.73元下降到2005年底的每分钟0.24元。 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移动正以创新精神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努力“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独具特色的创新性企业文化正引领中国移动从成功向卓越的“飞奔”。 【案例焦点】
创新,是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灵魂;创新,也是中国移动从卓越向辉煌“飞奔”的基础。中国移动取得成功最根本的前提就是:“坚持走创新之路,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促创新”,建立了独特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案例评析】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建设注重了四个特点,一是注重了国际化的特点;中国移动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始终瞄准国际同行业最好的几家公司,以国际一流公司的标准对标自我。二是注重了民族化的特点;中国移动十分注重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有机地把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企业的特色文化相结合,在提出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战略的同时,也提出了“臻于至善”的服务目标;这就使得企业员工和企业既能把眼光瞄准世界,又要求自我做到诚信、修德、真诚服务用户。三是注重了时代特点;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虽然选择的是我国《尚书》和《大学》的两句文言文,但当今的时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传统的优秀文化也正是时代需要;是时代实现变革、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四是注重了企业自身的特点;中国移动企业的特点突出的表现在全程全网,全网协作的网络运作,无限通信世界的使命既是信息时代对社会的要求,又是提供信息、服务企业的自身责任;企业要成为移动信息专家,既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能不断提升企业、服务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成为了世界的知名企业。它所培育出的中国移动企业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都是围绕创新开展的。正德厚生体现了中国移动的行为责任规范,臻于至善则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不断超越的状态,中国移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就是一个臻于至善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取、开拓创新、赶超自我的持续创新过程。 “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企业使命,体现了中国移动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努力争当行业引领者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国移动在产业发展中将承担产业主导的历史责任感。 “成为卓越品质创造者”的愿景,则要求中国移动必须全方位为客户提供服务,通过在产品的功能性、服务的系统性、体验的崇尚性、内容的时尚性等诸多方面不断创新,才能形成长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公司发展跨越,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中国移动的创新是全方位的。中国移动的发展先后开创了多项全国第一,这些第一表明了中国移动始终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促创新。中国移动从网络建设、市场营销、品牌打造到综合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都为了全力的支撑技术创新营造环境,提供支持。如今的短信、彩铃、手机、报纸都已成为光大客户的满意选择。公司始终坚持以服务和业务创新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从一般的提供话音业务到提供短信、互联网、移动信息化、手机多元化等方面的业务创新,并以用户永远是对的理念完善流程、提供服务,培育客户的忠诚度。 以管理创新为基础,提升实力,通过海外上市引入国际管理模式,形成战略、预算、绩效、薪酬的闭环管理体系,在设备采购、网络管理、内部资金调度等方面探索建立集中化、低成本运营管理模式,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移动正以独特的企业文化服务企业实现从优秀迈向卓越的战略,努力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编者注:案例选自黄河涛、田利民主编《企业文化案例评析》 (责任编辑 郑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