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全国创争在行动>信息与动态>文章内容
托起生命的希望——献给抗击汶川地震灾害的中国人民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5-25 (阅读次数:
万众一心,托起生命的希望
    ——献给英勇抗击汶川地震灾害的中国人民
    
    这是一只令人心碎的小手:伤痕累累的手中,紧攥着一支笔。孩子的躯体被无情的砖石掩埋。
    这是万人揪心的一刻:废墟上的一座闹钟,已经损毁。留下的,是那个永远定格的时间———14时28分。
    2008年5月12日,北纬31度、东经103.4度———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能量的汶川大地震,在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释放。霎时间,山崩地裂,江河呜咽。
    汶川、北川、茂县、理县……一栋栋房屋倒下,一座座桥梁坍塌,一个个生命消失。
    8.0级大地震!数万人不幸遇难!数百万人失去家园!
    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灾难,让中华民族迸发出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伟大力量。一场抢救群众生命、抗击地震灾害的斗争,在中华大地展开。
    托起生命的希望———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人民安危牵动着中南海。
    灾情传来,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震后两小时,温家宝总理赶赴地震灾区。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地震灾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决策、紧急部署———
    地震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温家宝任总指挥,全面负责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5月14日,灾后第二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再次召开会议,强调要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
    5月22日,灾后第十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又一次专题研究抗震救灾工作,强调要继续搜救被困群众,切实把搜救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乡村,特别是要抓紧彻底排查边远乡村,努力做到无一疏漏。
    面对千头万绪的救灾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必须继续作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精髓。灾难面前,关爱生命、抢救生命、为了生命,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决不放弃……所有这一切,成为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诠释和具体体现。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辉煌升华和深刻拓展。
    中南海的灯光彻夜长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心与灾区人民的心一起跳动……
    ———5月16日,在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乘飞机赶赴四川省地震灾区,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看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5月22日,了解到灾区安置受灾群众急需大批帐篷,胡锦涛立即赶赴浙江省湖州市,实地考察救灾帐篷生产情况。
    ———5月25日,胡锦涛又专程前往河北省廊坊市,实地考察救灾过渡安置房生产情况。
    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当天赶赴灾区之后,于5月22日再赴灾区。他走上废墟,走进野战医院,走进帐篷小学,走进灾民临时安置点……
    同样心系灾区的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或到救灾第一线指挥救援,或主持会议部署救灾工作……
    抢救生命、抗震救灾,从中央到地方,各方面迅速行动起来。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紧张忙碌。汇集灾情、下达指示、调兵遣将……在救灾的不同阶段,总指挥部成了流动指挥部,先后在北京、在灾区帐篷里、在行进的火车上,召开13次会议,对抗震救灾工作及时作出具体部署。
    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省份也迅速动员、紧急行动。
    一队队解放军和武警、公安消防官兵,一支支医疗队和专业救援队、一家家新闻媒体记者,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与此同时,声势浩大的募捐活动在全国展开。
    世界关注着中国的抗震救灾。《新西兰先驱报》发表社论称,中国政府正以高效率、体恤民众和公开透明的态度积极应对地震灾害。在距奥运会开幕不到3个月时发生的这场大地震证明:中国能够经受住突如其来的考验。
    以人为本,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以人为本,中华民族的力量紧紧凝聚。一个大写的“人”字在山崩地裂中巍然挺立!
    托起生命的希望———11万子弟兵上演“生死突击”,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关键的作用
    都江堰告急,什邡告急,绵阳告急……汶川、北川、茂县、理县音讯全无。无数生命在呼唤,人民子弟兵紧急集结。
    地震发生第13分钟,全军启动应急机制。
    地震发生第2小时07分,成都军区2架察看灾情的直升机冒雨起飞。
    同一时间,驻灾区的9100名官兵紧急出征,南北并进开赴救灾一线。空军各个机场、各个飞行部队,按照打仗标准,完成起飞前的准备……
    距地震发生不到10小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就有1.2万名官兵进入四川灾区展开救援。在陇南和陕南,兰州军区3000多名官兵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区……
    争时间,抢速度,救生命!13日7时45分起,23架军用运输机和12架民用客机,不间断飞行78架次,将在洛阳、武汉、开封等地集结的10891名官兵及救灾装备运抵成都地区4个机场。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上一篇:《爱的奉献》活动胡锦涛给予热情鼓励并发出号召   下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做好本职工作支持抗震救灾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7)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的预备通(05-26)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04-24)
    ·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启动(03-30)
    ·中国职工创新学习宣言(07-17)
    ·学习,在创新中飞扬激情(07-17)
    ·专家型工人的一面旗帜(07-24)
    ·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电视电话会(09-07)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6)
    ·孙春兰在重庆调研(04-17)
    ·学习标兵 星光闪烁(07-17)
    ·全国创争活动知识竞赛试题参考(04-26)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