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全国创争在行动>信息与动态>文章内容
托起生命的希望——献给抗击汶川地震灾害的中国人民(2)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5-25 (阅读次数:

    空中运送、铁路输送、摩托化开进……参加抗震救灾的部队向灾区全力挺进。短短几天,全军和武警部队投入现役部队总兵力达到11万人,涉及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专业兵种包括地震救援、防化、工程、医疗防疫、侦察、通信等20余个……
    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自5月12日14时28分起,震中汶川没有了消息,10万百姓生死不明。
    2个小时过去,4个小时过去,10个小时过去……汶川怎么样了?
    党中央在关注,全国人民在关注。
    “由党员和班长骨干就地组成200人的突击队,携带干粮、水和抢险工具,徒步前进,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汶川。”13日凌晨1时12分,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果断下令。几分钟前,王毅和他所率领的救援部队经摩托化行军抵达古尔沟。此时,前进的道路已被巨大的山体塌方堵塞。
    “快!快!快!到汶川、上一线、救群众!”王毅和他的挺进小分队踏上了挺进汶川的征程。
    山还在摇,地还在颤……人民子弟兵,这支曾创下世界军史上急行军奇迹的部队,再次依靠双腿与恶劣的天候和地理较量。13日23时15分,武警部队作战指挥部接到了来自汶川的声音———挺进小分队用双脚征服90公里艰难险阻进入汶川县城,成为到达这里的第一支救援部队。
    13日20时15分,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军长许勇率领的救援小分队突进汶川映秀镇;14日凌晨,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李亚洲带领的300人救援分队赶到汶川县城……
    与世隔绝30多个小时后,汶川盼来了穿迷彩服的救援队伍。
    就在救灾部队突进汶川的第二天,另一场惊心动魄的突破战在空中打响。
    这是个间歇性的降雨天。没有准确气象资料,没有地面引导;地形复杂,高原缺氧……但是,茂县的灾情不容空降兵循常规、细掂量。
    14日12时25分,队长李振波带领15名突击队员,身背小型卫星通信站、超短波电台和夜视仪,勇敢地从5000米高空跃出飞机舱门,跳向这片急待救援的土地。家在德阳八角镇的班长任涛,奶奶在地震中遇难,岳母重伤,他把悲伤埋在心里,成为15名空降勇士中光荣的一员……2小时40分钟后,茂县灾情第一次传了出来。
    与此同时,成都军区某红军师500名官兵组成的救援队,把绳子绑在身上相互牵拉着,从悬崖峭壁上开辟通道,迅速赶到茂县……
    山体塌方、桥梁断裂、路基损毁……没有路,大型装备就进不来,大型救援就无法实施。
    时间在分秒流逝,那些依旧被掩埋在废墟里的一个个生命让全国人民揪心……打通“生命线”,成为抗震救灾的又一重中之重。
    14日下午,武警交通部队紧急抽调各地机械操作手,组成抢险突击队进驻都江堰紫坪铺;第二炮兵在全国7个省市抽调的上千名工程技术人员也迅速在北川集结……一支又一支工程部队,在悬崖边,在高山上,展开抢通生命通道的接力。
    15日18时,绵竹至北川的道路被抢通;
    15日21时40分,震后第一条通往汶川县城的道路被抢通;
    15日23时15分,丹巴至理县40公里道路被抢通……
    一条条生命之路的抢通,扫清了救援大部队全速进入灾区的障碍。
    至16日早晨,救援部队突击到了四川所有受灾乡镇。19日14时,救援部队进入到了1480个受灾行政村。
    人命关天,顾不得急行军的疲劳,官兵立即投入紧急救援。
    撬棍、千斤顶、张力器、起重机……一切能利用的工具,一切能想到的办法全都用上。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带来了搜救犬;海军陆战队带来了能够发现10米以下微弱体征的生命探测仪……为了不伤到幸存者,官兵们用双手掏、挖、刨。
    汶川不会忘记这样的声音———“让我再救一个吧!”这是一位战士余震中冒死要冲进危楼救人时的哭喊;“下边还有人吗?”那是在梳理了一遍又一遍的废墟上,子弟兵发出的声声呼唤。
    历史不会忘记这样的画面———一个个在塌楼中艰难接近生命的身影,一双双托举担架送伤员上车的大手,一张张疲极困极酣睡在乱石中的憔悴容颜。
    ……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哪里有呼唤,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的壮举。到21日21时,解放军、武警官兵共从瓦砾堆中解救生还者3323人,转移受灾群众47.5万人……
    抢救!抢救!抢救!八一军旗引来生命之光。
    托起生命的希望———共产党员、白衣天使、专业救援队、志愿者……为灾区人民擎起一片天
    抢救生命,这是与死神的赛跑。
    北川县县长经大忠被垮塌的大楼掩埋,从废墟爬出后,忍着伤痛迅速组织救灾。
    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分工负责医疗救援。可是,县中心医院不存在了,王洪发的任务变成了救人。他机械性地奔跑着,不停地用手刨,先后从废墟里救出10条生命。下午4时,了解到北川小学教学楼压了很多学生,王洪发又赶紧往学校跑……
    到13日凌晨,王洪发终于找个空闲,一屁股坐在泥水里。这时,他才想起了儿子,想起了埋葬儿子的那堆废墟。
    噩耗相继传来,二姐、侄儿、岳父等15位亲人已离王洪发而去……
    灾难来临,理县通化乡卡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朝军立即组织伤员、老人和孩子向山外疏散。通讯中断,他又派人徒步到乡里报信……4小时后,当他赶到卫生院看望地震中受重伤的儿子时,儿子已经永远离开了他。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上一篇:《爱的奉献》活动胡锦涛给予热情鼓励并发出号召   下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做好本职工作支持抗震救灾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7)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的预备通(05-26)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04-24)
    ·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启动(03-30)
    ·中国职工创新学习宣言(07-17)
    ·学习,在创新中飞扬激情(07-17)
    ·专家型工人的一面旗帜(07-24)
    ·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电视电话会(09-07)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6)
    ·孙春兰在重庆调研(04-17)
    ·学习标兵 星光闪烁(07-17)
    ·全国创争活动知识竞赛试题参考(04-26)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