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复旦大学秦绍德、 蔡达峰
(上接第17版)
蔡达峰:应试教育指的是以通过考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它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更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每个人都是在复杂而变化的社会中探索。我们不能简单地告诉他未来社会会是怎样,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但我们应该告诉他,什么东西应该坚持,什么是无论怎样也不能违背的。这恰恰是当前中国教育中最为缺失的一环———缺乏对人的基本人格的启蒙。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应该建立在什么之上,如果这一点迷失的话,在功利的社会背景下,人就会被工具化。
解放周末:也就是说,教育要回归本质,回归到“做人”的问题上。
蔡达峰:党的十七大报告里提出,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这实际上是探讨人和社会的本质问题。同样,教育也是这样。当前社会太容易忽视对本质的认识。人对自己的看法,对现实问题的看法,往往偏向功利,只有少数人才能坚持本质。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仰望星空的人少,注重脚下的人很多。如果将来复旦培养的学生也只会望着脚下,那么复旦就无法对民族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秦绍德:补充一句,这样的人也没有时间仰望星空。
解放周末:不仅没有时间看,或者没有心思看,而且也看不懂。有个笑话说,现在有的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偶尔抬头看星空,也只能说一句“他妈的真美”。
“人才”、“人才”,不能看“才”不看“人”
解放周末:谈到通识教育,我想它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概念。许多读者很关心,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是怎么做的?
蔡达峰:我们在2002年开展的教学改革非常重要。当时提出,学生一开始不要有强制的专业,在复旦4年内接受的不全是专业教育。因此设置了3大板块的课程,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综合教育板块和文理基础教育板块,此外还有专业教育板块。但实践以后,我们发现,学生仍然一进校门就有很强烈的专业归属感。我这才认识到,中国的大学如果离开了“专业”两字就不会教学,不会培养人了———教师按专业分,学生按专业分,行政架构按专业分,运转的基本单位就是专业。
解放周末:一进校门,每个人就很自觉地把自己归类。这是犯了“只见专业不见人”的错误。
蔡达峰:对。中国高校与西方大学的一个明显不同是,我们创办现代大学的开始就是应用型的,就是经世致用,要科技强国的,所以一开始就按专业立校。而西方的大学是从贵族教育起步的,是培养人的。所谓“七艺教育”,完全没有功利性。随着时间推移,西方大学开始在这个基础上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知识分化提出的要求,面临的问题是,怎样从一般人的培养、人格培养,延伸到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性教育。在这一调整过程中,通识教育得到了发展,既守护了自己,也转变成了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
解放周末:也就是说,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高校在通识教育这一理念上是先天不足的。
蔡达峰:我们培养的“人才”,往往到最后是“才”,而不是“人”。所谓“栋梁”,还是“材”,不是“人”,不是精神。因此,从专业教育回归到一般人的教育,非常困难。大学能够设置通才教育的课程,但学生选课仍可能优先选择和专业相关的课程,而不是和自己需求相关的课程。因此,我们试图调整学生的培养模式,使他们能够摆脱专业局限,于是就有了复旦学院。
秦绍德:复旦学院是一个形式、一种氛围。让来自各地、各种特点的学生混合居住,打破地域,打破学科,形成文化的大交融。我们努力为学生创造外部环境,让他们去思考,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什么是自己最需要的。
解放周末:通过这种氛围的熏陶,打破学生心中的专业框框。
蔡达峰:对,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从专业中“突围”出来,2006年,我们又推出了核心课程,让学生接受同一种要素教育,在课堂上强化“通识”概念。复旦核心课程有6个板块,反映了我们教师普遍认可的现代大学的人格教育内容,是复旦能够给予的通识教育的模式。
说到底,我们需要“心灵的攀登”
解放周末:核心课程的6板块具体是什么内容?
蔡达峰:第一块,是文化传承,板块名称叫做“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我们不会培养脱离民族的世界公民。我们培养出来的一定是中国人的大学生。不懂中国的过去,不懂中国的现在的人,也成不了栋梁。
此外,我们设置了一个世界视野———“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不懂中国以外的东西,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中国的栋梁。我们想让学生了解当代西方文明的本质,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本民族所处的关键性历史阶段,深入思考本民族的现代化道路。
第三部分,“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关键是科学精神。当今世界是科技的世界,所有的科技活动、成就背后,都蕴藏着一种科学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而不是简单地介绍科技发明的成果和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