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奥运建设者的故事——记北京城建二公司“钢筋王”梁绍平 |
来源:中国职工科技报 作者:杨宝川 发布时间:2007-10-11 (阅读次数:
)
|
|
在火热的奥运工地,有一位普通建设者,经他手加工的钢筋已达数万吨,这些钢筋用在了“新世界”、“国企大厦”、“港澳中心”、“北京电子正负对撞机”等许多知名的大型建筑上;他带出的徒弟就有800多人—— 他就是北京城建二公司钢筋加工技师,被工友们誉为“钢筋王”的梁绍平。 默默无闻地奉献 与钢筋加工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梁绍平就要退休了,但他离不开奥运工地,离不开加工钢筋的岗位。他把“最后一班岗”定在了工程结构异常复杂、钢筋加工种类多、难度大的奥运工程———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体育馆。 年过半百的钢筋王,有一段光彩的传奇经历。一组数字记录了他的足迹:1995年,老梁凭着过硬的本领夺得北京城建集团首届钢筋工比赛第一名,被评为钢筋技术明星;2000年,老梁又以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一跃成为北京市的技术创新能手;2002年他又从50多名竞赛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城建集团十佳技术能手。 被大伙称为钢筋王,是有其真功夫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体育馆工程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篮球预决赛的比赛场馆,结构复杂多变,需要加工的钢筋种类多,难度大。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五棵松体育馆竞赛层高10米的巨型斜梁钢筋绑扎中,需要加工7种形状不同、直径为32毫米超大弧形钢筋700多根,每根弯曲半径为5000毫米~5500毫米。如用现有的钢筋弯曲机按常规的方法加工,一根费时14分钟,还不能保证加工成型精度。一筹莫展之际,老梁站了出来,一口承接了这个活,凭多年经验,他利用现有的钢筋弯曲机,经过反复四次试验,没花一分钱,研制出了“超大圆弧粗钢筋成型器”。 这种新型机器25秒钟就可以加工出一根直径32毫米钢筋,比常规的加工方法快30多倍,而且能保证钢筋成型弧度的精度。在提高工效的同时,又提高了质量,为工程的提前封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五棵松体育馆结构预留洞绑扎,需要加工内径为25厘米的圆圈钢筋500多根,加工这个圆圈又难住了众人。关键时刻,又是老梁大显身手,他在钢筋弯曲机上添加了一个直径220毫米的圆管,一个小窍门就解决了大难题。 从废料堆“捡”出8万元 在完成工程结构施工后,钢筋加工量减少,同时由于工程变更等原因,留下了一堆数量、型号不一、已经加工成型的钢筋箍筋。对这些钢筋箍筋,传统做法是按废料处理。老梁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闲不住的他主动向项目经理请缨:“我老梁不把这堆钢筋箍筋调直,绝不退休。”有职工劝老梁:都快退休了,把钢筋都调直了企业也不会奖励你一分钱。老梁说:“咱对企业有感情,对钢筋有感情,对奥运建设有感情,闲不住,有多大本事,使多大劲儿,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他凭借多年加工钢筋的经验,经过反复试验改进,在钢筋弯曲机上研制成功了GTQ1-2型箍筋调直器。他将弯曲机的旋转功能通过该机顶面的旋转工作盘带动成型轴连接的活动连杆,使活动模具和活动模具槽转换成为一进一退的推拉功能,再与可调式固定模具之间的顶压。这样一来,即使成90°角的箍筋也可调直。这种箍筋调直器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工效高,一小时可调直箍筋500多根。 有了这台机器,老梁带领几名职工连续奋战41天,将约60吨严重弯曲无法使用的钢筋箍筋全部调直,按成品和废品差价计算,为企业从废料堆中“捡”回 8万元,也为他自己的最后一班岗画上了精彩的句号。 精明的“钢筋工” 在老梁的管理下,五棵松体育馆已加工了近万吨、上千种各种类型的钢筋,长料短用的浪费现象基本上被杜绝了。因为职工们加工的钢筋,老梁一看就知道尺寸和要用在工程的哪个部位,加工图省事、长料短用的职工根本蒙不住他。“钢筋王”的精明来自于他吃透了钢筋加工的各种行业规范,几十年来,这些枯燥的数据,老梁不但熟记于心,而且能如数家珍,脱口而出。在老梁几十年参与的每一项工程中,加工的每一根钢筋既合乎规范要求,又尽量减少浪费,仅此一项,他就为企业节约了数百万元。 这就是老梁,一名普通平凡的奥运建设者。他和无数的奥运建设者一样,将自己深深的挚爱凝结成一根根钢筋,置身于一座座大厦之中,默默托起了都市的辉煌与壮丽,托起了2008年奥运的自豪、光荣和梦想。
(SD)
|
上一篇:从维修工到高级技师——记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赵郁 下一篇:下岗工人杨锁林潜心钻研6年:让泔水变废为宝 |
|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相关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