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延泽—47年铸就的镗床状元 |
来源:中国职工科技报 作者:崔俊臣 发布时间:2007-11-07 (阅读次数:
)
|
|
63岁的工人技师季延泽是天津天煅压力机有限公司的一名名牌工人。他从1960年进厂干镗床起,至今已陪伴心爱的镗床走过了47个年头,如今退休不退岗,依然完成着工时定额,一些重大技术难题仍然由季师傅带头把关,是企业公认的镗床状元。
季延泽的学生时代成绩优异,稟赋过人。可由于家庭变故,他不得不在初中毕业后进了工厂,16岁就站在了镗床前。能当一个技术高超的镗工,完成复杂的生产任务,一般学徒工没有十年八年功夫绝难成才。而季延泽从进厂的那天起,就喜欢上了镗床,喜爱面对技术难题的挑战,发誓要当一名技术状元。
季延泽的师傅姓王,技术好,干活地道,要求徒弟很严。可师傅也有保守的一面,一到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就打发小季干别的去。时间长了,季延泽和师傅“耍赖”了:我偏不走,就看师傅怎么干,师傅只好由着他了。为了学更多的艺,他长了好多心眼儿,把自己床子上的活儿干完了,然后借扫地、帮忙、递工具、说句话儿的功夫,看看其他师傅是怎么干的,一点点记在心里。他还上了厂里的业校,学会了机械制图知识。靠着他的刻苦钻研,不待出师,他已经能完成一些棘手的镗床活了。
那还是在季延泽出师不久,车间下来个大活儿——液压大缸圈里边三个键,得按眼儿找正。很多人不知道这活儿怎么下手。季延泽把键的尺寸用镗杆儿定出来,再上铣刀铣,最后下件时严丝合缝就下去了。
一次,德国产镗床的附件坏了,是床子上两个眼儿中的一个,必须比照着前边的眼儿做。接任务的人做完后由于件儿不同心,件儿下不去。季延泽把活儿接过来,思忖一番后,量好内径,拿一根铁丝,找准眼儿,结果一镗一次成功,“扑”的一下就装进去了,四周的人都夸小季的招儿高。
七十年代,锻压机床厂承担了军工任务,一种炮筒子按圆周三等分有三个方块,方块里边也是圆,一时间大家都束手无策。季延泽深思熟虑后,借助分度盘来干,摇到方块时,把刀退下来,过去后再拿镗床铣,就这样进进退退,高标准完成了任务。
季延泽就是这样靠他的智慧和绝招绝技,不断破解了生产难题。还有一次,季师傅镗一个两半圆对合且眼儿外小内大的活儿。他琢磨了一晚上,最后,采用两半圆合杆,用别的铁对刀,达到两半圆的圆完全对等同心,令周围人甚感惊奇和服气。
“多难的活儿,给季师傅就不难。”这使季延泽在行业里大大有了名气。这些年,一些外企、私企许愿他每月好几千元的工资,有的还提供住房,让他跳槽,可季延泽毫不动心。他说,是企业造就培养了他,他深爱着自己的企业,自己的岗位。就为这,63 岁的他,退休后一天没歇,继续三班倒,当着全职工人,主动承担起为企业带一批高素质徒弟的任务。他也叹息:这些年培养了一些人,可有的技术行了,人也走了。“能让人才留住,不容易啊!”季延泽感慨道。作为一名身怀绝技的大工匠师傅,能培养出更多蓝领高徒,这是季延泽最大的心愿。值得欣慰的是,季师傅现在有了一个好徒弟张志强,这个来自内蒙古,20出头的小伙子,热爱岗位,肯吃苦,悟性强,他说,跟季师傅学徒是我的福气,我一定要尽快学出来,接季师傅的班。
(SD)
|
上一篇:一名维修工的贡献——记山东新矿集团电机车维修比武状元殷修军 下一篇:“李传武配方”填补国内空白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相关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