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村,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五环与东六环之间的一个村庄。毗邻温榆河,距离市中心乘车路线40多公里,本村常住人口有1000多人,外来人口5000多。”
这是纪录片《皮村》的开场白。在今年5月举行的北京宋庄“第六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上,这部时长52分钟的纪录片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评委毫不讳言地指出,《皮村》的技术水准“可以说是报名影片中最为粗糙的一部 ”,“但是朴实得让人发笑的‘技巧’反而成就了影片”。在评委眼中,皮村和这片土地上真实的生活和故事,是这部纪录片最触动人心之处。
影片的拍摄者王德志,1995年从内蒙古科尔沁老家来到北京。当时还不满20岁的他单纯地幻想着来北京能上“春晚”、说相声。在梦想撞上现实之后,王德志做过厨师,当过面包加工师,也送过水、发过小广告。工作更迭、住处辗转,王德志在京十几年的经历和千千万万的外来务工人员似乎并无不同。
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王德志业余时间还说着相声。不过,他早已不再梦想着上“春晚”。他在皮村说相声,那里有一群和他一样的打工诗人、打工歌唱家。他们不仅写诗、唱歌、说相声,还办起了自己的“打工文化艺术节”,以及拥有记录自己历史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
第一个打工者创办的博物馆
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展品:“女工故事之实物图片”
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展品:“各类工作服”
“5000只是最保守的数据,皮村居住的外来人口可能过万。”“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孙恒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
这个村落比在纪录片中的影像中看起来还要局促一点。村内没有超过二层的房屋。一条纵贯东西的街道就是村子的主干道。街边参差开着各种商店和小饭馆,“两元店”循环播放的吆喝叫卖的录音回荡在街道上。在街道的最东头是孙恒他们办的同心实验学校。
在学校门口见到孙恒的时候,他正向3名前来参观的日本客人道别。时值暑假,学校里空空荡荡。据孙恒介绍,平日里有400多名学生,基本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因为这里处于城市边缘,生活成本低,所以聚集了大量的外来打工者。年轻的本地人都进城去了,留下的老人大多靠出租房屋维持生计。
“北京周边,五环六环之间,有很多像皮村一样的打工者聚集村落。”孙恒说,皮村的存在并不是一个特殊现象,“但对生活在三环里的人来说,恐怕很难想象,这里也是北京。”
与这种地理上的“难以想象”相伴的,是认识上的空白。在孙恒看来,30多年中国经济的腾飞,农民工贡献巨大,但对他们的书写却寥寥无几。
“没有我们的文化,就没有我们的历史。没有我们的历史,就没有我们的将来。”孙恒说,发出自己的声音,书写自己的历史,这就是“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宗旨,“历史、文化需要一个载体,而博物馆就是这样的载体。”
200平方米左右的博物馆里,摆满了形形色色的展品。数量最多的是暂住证,放满了几个玻璃展柜。展厅的墙上,挂着精心制作的展板,上面用详细的数据、图表配合文字,梳理了1949年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迁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