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知识型职工>高技能人才>文章内容
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副司长刘康在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暨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来源:建设新闻网论坛 作者:网络编辑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切实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水平 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对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出布置安排,二是围绕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对进一步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提出任务要求。刚才,刘康同志就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了介绍,陈宇同志就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工作作了说明,我都同意。上海、广东、湖南、黑龙江等地方和石油天然气、航天科工等行业的同志也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情况,交流了最新的经验,对我们很有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工作方向,切实做到规划好、组织好、实施好

去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总体部署,并确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被列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点,被纳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抓好人才工作的重要议程,被要求作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做好的重要任务。这既体现了各级领导对高技能人才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也对我们劳动保障部门做好职业培训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更高标准的要求。由此标志着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工作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之所以得到党中央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是由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的:一是要满足我国现代化生产发展的急迫需求。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在新兴产业中技术含量高的职业岗位上,都需要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高超技能的人才。而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存量及其结构,都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因此,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技能人才是否能够源源不断产生,能否充分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要适应我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竞争力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范围内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要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制造者的技能水平。从此角度看,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仅仅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已难以占领国际市场,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特别是大批高技能人才。三是为带动亿万劳动者提高整体素质的需要。高技能人才是高素质劳动者的代表,搞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在广大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中营造“人人都可以成才”的氛围,有利于引导和激励广大劳动者岗位成才,有利于带动技能劳动者梯次发展,对实现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的同志讲,提出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任务,为职业培训带来了春天,我很同意。前几年我们的职业培训工作经历了一个在困难中奋起的过程,一方面顶住了因企业不景气对培训工作带来的冲击,坚持了技校和培训机构的改革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还根据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需要,连续实施两个“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开辟了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的新局面。当前,如果我们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把握各级领导和全社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契机,抓住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个龙头,带动整个职业培训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将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就一定能够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

去年底以来,围绕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部里专门出台了文件,提出了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八条措施,同时,启动了“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以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三类人才为重点对象,从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交流、保障七个环节入手,全面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力度。黄菊副总理在我部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情况的简报上批示,“劳动保障部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是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适应新世纪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希望劳动保障部规划好、组织好、实施好,以切实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社会保障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很好贯彻黄菊副总理指示,按照部里文件要求,做好工作,切实抓出成效。

第一,要做好规划工作。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总体规划。一是要摸清底数。要通过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方式,了解本地区技能劳动者的数量和构成状况,特别要摸清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需求,依此制定科学的规划。二是要确定目标。要根据国家计划目标任务,制定本地、本部门的新技师培养计划目标,并层层分解,成为各地、各部门要自觉完成的硬性任务指标。三是要按系统工程进行安排。要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七个环节进行整体规划,并做到相互衔接和有机结合。四是突出重点。要发挥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高端带动作用,在规划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规划初、中级技能劳动者的培养,形成合理的梯次人才结构。

第二,要做好组织工作。要通过周密有效的组织工作,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保证条件。一是要努力获得党委政府重视和部门支持。要抓住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契机,积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强有力的领导,并与各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和协调,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二是要认真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要围绕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抓紧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并不断增强政策的含金量和可操作性,在经费投入、激励保障等方面要下决心有所突破。三是要建立健全工作体制。各地和行业部门既要明确负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责任部门和专门人员,又要整合内部资源,将现有培训工作、鉴定工作的力量形成合力,形成协调配合机制。四是要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宣传工作,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关心、支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要做好实施工作。实现规划的目标任务,关键是抓好落实。一是要把计划的部署安排和工作要求落实到城市,落实到企业和学校,一竿子插到底。今年要使10万新技师计划落实见效。二是要抓好一批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学校,今年要有新的进展和突破,以带动面上工作。三是做好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采取按季通报工作进展,半年检查工作问题,年终考核工作成果等方法,推动工作一步步落到实处。四是要把工作做细做实。今年的技能大赛、技能人才表彰、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试点等每一项工作都要抓紧抓好抓实。同时,进一步做好各项技术支持和基础建设工作。

二、围绕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

中央要求,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构建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回顾十年来我们所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我们大力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说是在构建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十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国城乡劳动者中,已有4500万人(次)经过技能鉴定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这方面工作对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初步奠定了技能人才评价的制度基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全社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明确要求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02年全国职教会进一步强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性。去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完善这一制度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社会上,在职业学校中,在企业内得到普遍认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正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得到实施。

二是初步奠定了技能人才评价的组织实施基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要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由过去的以企业内技术考核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社会化鉴定为主。各地和有关行业部门建立了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和实施工作体系, 截止2003年底,全国已有鉴定机构7000多个,考评人员近16万人,初步形成国家、地方(行业)、鉴定所(站)三级运作的实施工作网络。

三是初步奠定了技能人才评价的质量基础。我们提倡的“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工作原则已得到确立。多年来,广大鉴定工作者本着为企业服务、为劳动者服务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得到健康发展。近年来,在全国连续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大检查,对覆盖面广、通用性强的一批职业开展了专项治理,对鉴定机构及其运作进行规范,在提高鉴定质量上取得一定成效。

四是初步实现了技能人才评价与就业上岗和使用待遇的衔接。近年来,经过各地、各部门努力,用职业技能鉴定来评价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市场就业的“通行证”,已经得到了广大企业和劳动者的认可。同时,在一批行业和企业中,根据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确定就业岗位,按照技能水平和实际贡献确定工资待遇,已被较好推行。

总之,由于有十年的工作努力,使我们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时,感到心里有底,工作方向更明,工作动力愈发增强。因为我们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建设方面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的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明显不适应的问题。一是在指导思想上,一些地方还没有牢固树立起鉴定工作为企业服务、为劳动者服务的观念,主动服务的意识淡薄,与企业和劳动者需求脱节,影响了鉴定的实施效果。二是在鉴定方法上,形式单一,难以体现对不同就业群体鉴定评价的特点,特别是在鉴定与企业生产岗位实际和学校教育培训的结合上缺乏有效沟通,影响了鉴定工作的推广。三是在工作领域上,涉及的职业范围较窄,特别是对一些新职业还没有开展鉴定工作。同时,鉴定工作还没有在企业和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影响了鉴定规模。四是在引导培训上,职业分类和标准要求不能及时反映到教育培训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培训中,致使职业教育培训改革与职业资格认证难以对接,影响了鉴定的作用发挥。五是在基础工作上,一些标准、题库、教材以及考评技术手段相对滞后,影响了鉴定的开展。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加以改进。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为全面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贡献。

今后三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出发点,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细做好,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强做大。围绕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强化质量,创新模式,扩展规模,直接有效地为企业和劳动者服务。

具体目标是:重点抓好200个从业人员多、技术要求高的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带动企业、行业和教育培训机构鉴定工作的全面发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鉴定数量比上年递增20%,技师、高级技师新增50万人。

工作原则是:坚持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相结合,国家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专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结合,行政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和要求,要重点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为企业服务、为劳动者服务的方向。要围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的需求,积极主动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要转变工作方式,自觉贴进企业、贴进劳动者,深入企业、深入社会和学校了解情况,根据其实际需要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要防止鉴定工作脱离实际封闭运行的问题,同时,坚决杜绝“乱收费”、“滥发证”以及“只收费不鉴定”等损害鉴定工作形象和声誉的行为。

二是切实采取措施,狠抓鉴定质量。质量是鉴定工作的生命线。对此,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行业部门必须铭记在心,警钟长鸣。要从规章制度、约束机制和操作程序上,严把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关。要加快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制度,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鉴定的工作规范、技术标准和管理规程。要大力推行鉴定机构质量认证制度,实行质量督导人员和考评人员诚信培训和考核记录制度。对执行标准、使用题库、考务管理、证书核发与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定期通报。从今年起,要实行年检制度,对连续通过质量认证标准的机构可以实行免检。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同时,健全有效的违规退出和惩处机制,继续开展职业资格证书的专项治理整顿,对违规规行为坚决查处。

三是创新鉴定模式,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要在大力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同时,加快企业和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评价方式的改革,逐步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应在现有考核模式上,突出对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关键生产技术难题的考核要求,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对知识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应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突出其职业内容以及运用能力的要求;对复合技能人才的评价,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强化综合性业务和多项技能的考核。做到从不同鉴定主体和需求出发,突出特色,分类实施对劳动者的技能评价。

四是扩大覆盖领域,拓展鉴定规模。企业和学校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领域,也是扩大职业技能鉴定领域,拓展鉴定规模的新的增长点。要在认真做好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企业和学校鉴定工作。今年,劳动保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选择部分中央管理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价、使用、待遇相结合的试点工作。各地也应选择部分企业开展试点工作。同时,各地应选择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且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职业院校,开展院校鉴定试点,并力争取得实质进展。特别是要结合大学生就业工作,在实施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中,把鉴定作为劳动保障部门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所办的一件实事,抓紧抓好。

五是夯实工作基础,强化技术支持。要切实加强标准、教材、题库等工作。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抓紧修订和完善现有的国家职业标准,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对新兴职业和复合技能岗位,抓紧制定新的国家职业标准。定期对《职业分类大典》和国家职业标准进行修订。同时,加快国家题库和教材的开发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可试行统一命题管理,鉴定试题社会公开,考核现场抽签确定鉴定项目的办法。抓紧改编和开发适应性教材,通过评估推荐机制,推进教材标准化、普及化和与时俱进。要推广先进的考试技术,进一步加强鉴定统计工作,普及应用国家考务管理系统。同时,推进国家职业资格在线工程建设。

三、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开拓创新,务求工作取得实效

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新要求,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任务十分繁重。为此,我们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认真领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做出的人才强国战略总体部署的精神实质,切实掌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政策要旨,充分认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工作方向和指导思想。要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摆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框架中,坚持为企业和劳动者服务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并始终如一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要通过这次会议,把已经明确的任务目标、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对本系统提出明确要求,并认真做好部署安排和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列入地方劳动保障部门和行业部门劳动保障机构的重要议程,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任务。要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推动落实力度。要统一政策,统一资源,形成整体推动工作的合力。要结合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务求进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并取得实际效果。

第三,要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相关工作的有机结合。一是要与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要针对企业和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实际,从服务于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二是要与推动培训工作发展紧密结合。要充分发挥鉴定对培训的评价和导向作用,促进企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积极开展大学生和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三是要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要通过扩大鉴定规模,有效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要加大对技术职业实行就业准入的工作力度,提高就业质量,扩大就业稳定性。

第四,要加强工作交流,努力开拓创新。这次会议推出的工作经验,都是地方和行业根据国家统一的要求,坚持既定的工作原则,结合企业和劳动者的实际需要,大胆进行实践创新的结果。对各地、各部门、各企业创造的经验和做法,要认真总结,加强交流,学习借鉴,大力推广。无论是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还是推进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都要做到既注意坚持改革原则和标准,更鼓励实践创新,以此推进工作,实现新进展。

第五,加强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要充分利用多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途径,广泛宣传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宣传国家培养使用技能人才的政策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措施,宣传地方、部门、企业培养和使用技能人才的成功经验和新鲜做法。宣传工作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并紧密结合新技师计划的启动、技能竞赛活动的展开、技能人才的评选表彰以及高职毕业生培训工程的深入等,有重点地进行宣传。同时,要组织力量,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律和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和方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方向等进行应用理论研究,为推动事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同志们,今年是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的第一年,搞好工作开局,非常重要。让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安排和工作要求,团结一心,奋发努力,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有一个大的突破,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完)
上一篇: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陈宇在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暨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下一篇:《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自强不息写春秋—记山东华丰煤(07-23)
·煤矿“开关土专家”——记山东(07-25)
·记刀具革新能手史国忠(01-30)
·中共泉州市委号召向“人民的好(07-26)
·高科技领域、高技能人才新党员(07-20)
·一名维修工的贡献——记山东新(11-06)
·一名奥运建设者的故事——记北(10-12)
·从维修工到高级技师——记首都(10-11)
·培养创新型人才三个需要注意的(03-24)
·一位技术尖兵的求索轨迹-记首(07-20)
·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读书征(12-12)
·社会调查:您愿意成为技能型人(09-04)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