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拥有一个创造的世界 |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李圆程 发布时间:2007-12-11 (阅读次数:
)
|
|
无论什么样的生命,都在竭尽全力活着自己的时间。
2005年12月28日,胡永钦下班回家,一头栽在了地上。医生宣布他得了恶性脑瘤。
600天之后的一天,记者采访胡永钦,恰巧碰见他陪着妻子从县医院看病回来,胡永钦说:“她整天焦虑着我的病,得了抑郁症。”
“放心,你老公命大,不会有事的。”胡永钦总是这样安慰妻子。这情景很深地触动了我。
人生路上,常常会在不同的场景心境中感叹———生命脆弱而无常。天地洪荒,每一秒钟都会有生命默默地谢幕。像萧瑟风中抖落的树叶,抑或是一粒微尘。
一味费神于生命的涨落,未免天真和杞人忧天。一而再、再而三,的确很容易抑郁。
日历牌上的灰尘厚了,人就会相信———苦难其实是圈进人生轨迹中的伴侣。不管是猝不及防还是基因里注定,只有与真正的它相逢,你才有机会发现此番游历的深义。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讲过,生命有两种,一种是有死的生命,一种是不死的生命。有死的生命是肉体的生命,不死的生命是理性的生命。
胡永钦是一个生活在湖南小城的普通人,却在几百年后,印证着这位真正大师的想法:虽然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也拥有着两个属于他的世界。一个是立足社会的柴米油盐工作挣钱,一个是创造力勃发并享受创造的精神乐园,后者与社会评价无干。
从一个自然生命跨入一个创造的生命,我以为这是人生最主要的自我升华。
癌细胞钻进了他的大脑,开颅手术、12次化疗,胡永钦不是铁人,面对企图摧毁他的病魔,恐惧、疼痛和无助、伤心……这些负面的情感无一例外他都在承受。但是,比起身体健康的妻子,他生活得很好。
因为,他比她多了一个可以穿越黑暗的自我创造的世界———他的农电科技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可以遮蔽来自现实世界的风雨,忘却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
早年间京剧行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不疯魔不成活”。说的就是胡永钦这号人。新买了房子,他不像别人一样尽可能装修得舒适一点、豪华一点,而是直接把家改装成了“车间”,直接把自己沉醉的世界搬进了现实的生活。
孤陋寡闻的我不知道全中国范围内,在卧室门上挂着“成品车间”的是不是只此一间?但我知道,像“车间”主人这样痴迷在创造中的人却非绝无仅有。也许,他们表面无异于常人,甚至还有点儿落拓,但因为生命中充盈着另一分生气,他们的生命品质更加醇厚。当然,这不是装在钱袋里的。
“至于‘职务发明’产生了多大效益,从没测算过。”胡永钦的科研探索,没有给他带来经济效益,却帮助他一直充实地活着。
癌细胞侵入了他的身体,却无法穿入他的灵魂。在这个创造的世界里,没有功利的色彩,屏蔽了世音的喧嚣。在自我专注的发掘中,逐渐忘我,体验清澈如水、静谧香甜的生命化境。
叔本华曾经向人们描述了一种罕有的“蒙受着恩典”的幸福人生:“他们被远大目标所吸引,他们从人生和世界收集自己作品的材料,回应着创造的召唤。在这个世界的舞台上,大多数人各演一个小角色,然后下台,而他们却过着复式的生活,既是演员,也是观众。”
或许,从人生幸福的角度看劳模胡永钦的示范作用,要比单纯讲一位劳模的吃苦耐劳、执著奉献更耐人寻味吧?
(SD)
|
上一篇:抚矿集团公司:评聘出两级“首席员工”177名 下一篇:劳模写真:他的卧室叫“成品车间”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相关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