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与电机学院推出“3+3+3”培养模式 为技术工人架设发展“阶梯”
本报讯 (记者 徐敏) 如何为企业技术工人架设一把发展的“阶梯”,使他们扎根技术岗位,不断提升?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推出“3+3+3”培养技术工人新模式,开班典礼昨天举行,119名技术工人成为首批学员,其中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
上海电机学院负责设计“3+3+3”培养方案。副院长杨若凡介绍:技术工人是大型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以往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培训显得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而技术工人自己参加社会培训和考证,又容易与岗位实际需求脱节。新的培养模式,力求与技术工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企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提升技术工人的人文素养、工艺实施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3+3”的内涵是,电气集团内有3年岗位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经企业选拔推荐,通过有关考核,进入教育培训班;电气集团与电机学院合作,用3年左右时间,对这部分技术工人实施高等技术教育和高级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学员被授予上海电气高级工证书。特别优秀的技术工人,可继续“晋级”,校企将各派1名导师,再用3年时间,帮助他们提高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合格,学员被授予上海电气技师证书或高级技师证书。据悉,这一新培养模式的设计,参照了西门子、通用电气等全球著名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宝典”。
接受“3+3+3”培养的技术工人,进校不离岗,而且自己可以掌握学习“弹性”。上海电机学院为每位学员设立“学分银行”,学习时间可以集中也可中断,学完一门课程累计一门学分,像银行存款“零存整取”一样,3年的学习内容可延长至5年。学员获得上海电气等级证书后,与参加社会考证的技术工人享受同等待遇,企业将根据证书等级,落实员工相应待遇。
企业的教育培训与国家学历学位教育有序衔接。经上海电气“3+3+3”培养的技术工人,通过成人高考后,可进入上海电机学院作为正式在校生学习,并申请免修相关课程,完成学业后获得电机学院成人教育学历文凭或学位。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培训师资队伍,上海电气集团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师资培训,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生产实习,选送教师到国内外著名教育机构学习和进修;同时建立集团培训师资网络库,充分挖掘各层面、各领域的教师资源。(e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