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知识型职工>高技能人才>文章内容
他把青春和智慧献给航空事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1-11 (阅读次数:

 

人物档案:杨军,高级技师。曾入选为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高级技能人才。荣获中国一航“航空技术能手”称号,荣立“重点型号研制个人”二等功。

     备受江泽民、胡锦涛两代国家领导人关注、标志着我国在攀登世界航空科技高峰征程上迈出重大一步的“太行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是航空工业打基础、上水平的重点项目。经历18年研制的风风雨雨,2006年3月,“太行发动机”通过设计定型审查,至此我国在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上实现了由涡喷到涡扇、由中等推力到大推力、由第二代到第三代发动机研制的三大历史性跨越。杨军,正是托举发动机腾飞的研制工作者之一。

  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的试车台上便传出一阵高过一阵的发动机轰鸣声,这声音牵动着所有职工的心。发动机试车台旁,常年战斗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一丝不苟,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密切关注仪表上数字的细微变化。在遇到突发状况出现时,他们也能沉着冷静,做出及时的处理。看着他们坚定的目光,所有人都对台架上的“宝贝”倍感放心。杨军正是他们中的一员,并在岁月的磨练中逐渐成长为国内首台大型加温加压整机试车台和国内首台六分力矢量整机试车台两台的台长。几十年来,杨军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无私地献给了航空事业。
  怀揣着对航空事业的满腔热忱,1979年参加工作至今的杨军,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不仅具有航空发动机的基本原理以及整机试验的专业知识,能够精确操纵发动机各种特种试验设备,具备构思设计和安装调试航空发动机试车所需要的设备能力,还具有相当的电气业务知识和安装技能,并具备一定的钳工技术和焊工技能。
  “太行发动机”的考核指标严格,研制周期紧、难度大。其技术水平与国外第三代先进战机的动力装置相当。为了发动机试验的需要,国家投资近亿元在研究所新建加温加压试车台和六分力矢量整机试车台。两个试车台技术复杂,国内尚无先例,国外也只美、俄等少数国家才有。杨军带领全组人员勇敢地承担起建台任务。他们不畏艰难,边干边学,在学中增长才干,在干中提高本领。加温加压试车台建成后,杨军又带领小组人员攻坚克难,出色地完成了试车台的进气加温、电机加载、液压加载等关键设备的调试任务,并完善调试方法。在安装过程中,由于首次建设此类台架,管线布局、设备匹配等都是难点。杨军认真研究图纸、钻研原理,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看法,得到了一致的认可,设备顺利安装到位。在一系列的精心调试后,新机顺利在台架上完成了加温加载整机试验任务。
  2002年6月,杨军和他的伙伴们又承担起六分力推力矢量试车台建设工程中多个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矢量推力试车台在国际上也是屈指可数的,该台设备新、要求严、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接受任务后,杨军周密安排并带领小组员工,先后攻克大大小小几十个技术难关,圆满完成了台架、电气、油封等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任务,做到安装定位一次成功。试车台良好运作,在重点型号的整机试验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作中,杨军一丝不苟、沉着冷静的工作态度以及娴熟的技术总是让人称道,这也使他往往能够在试车中遇到突发事件时发挥独当一面的作用。多年的试车工作让杨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一次试验中,杨军突然发现滑油的供油压力出现异常,但还在限制值之内。再仔细观察其他的监控参数,也未发现异常。然而再观察温度时,杨军发现了情况。他立即降低了发动机转速,提出停车检查。随后的检查结果发现了滑油管路裂纹。大家都心服口服地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杨军不仅有一双“火眼金睛”,还有一双听力敏感的好耳朵,他对发动机的声音特别熟悉。在一次试验中,发动机推力正逐渐上升,突然他感觉到发动机的声音有些异常。参试人员仔细听后,又对参数进行检查,仍然没有发现异常,于是又推拉发动机油门杆。然而,杨军仍然感觉声音不正常。为了保险起见,大家停车检查,发现可调叶片的联结钢索松动,但参数指示是正常的。大家又一次对杨军的细心和专业钦佩不已,正是这样才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在2003年3月新机试车中,由于发动机压气机轮盘因材料质量有问题试车中突发事故,杨军当时作为主操纵员,凭借多年的试车经验,立即判断绝不是发动机常见的“喘振”,立即停车、切断燃油供应、断电、指挥扑火。几个动作连续、果敢,30秒内大火被扑灭。正是由于杨军的操作正确,处置得当,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国家财产免遭数百万元的重大损失,确保了新机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重点型号长久初始寿命试车任务,是在杨军所在的试车台上进行,长试难度大、历时长、发动机油门杆变化次数多。杨军带领试车组,凭着过硬的试车技术,各个环节做到了如指掌,定期检查,确保发动机试验万无一失。那些日子里,杨军几乎每天都工作在10个小时以上,孩子生了重病,他顾不上照看,为了长试任务的圆满完成,在家庭和事业的天平上,他义无反顾地倾向了事业。班组成员在杨军的带领下终于完成了长试任务,没有发生一次故障,分解检查良好,创国内发动机研制史上的奇迹,保证了“太行发动机”的设计定型。
  常年与各种设备打交道的杨军,极其爱惜那些“宝贝”,在他的精心保养和爱护下,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此外,他还总结和改进了发动机的调整工具,总结了设备的运行规律,为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提供了技术依据。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试验成本,每年可减少400个维护工时,效益尤其可观。
  在发动机的试车台前,杨军无疑是全组人员的主心骨。多年来,对试验试车有着独到经验的杨军,对组内年轻员工更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将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们。在杨军的培养下,他们迅速成长起来,绝大多数已经能够在重要岗位上独立工作。
  试车台的工作神圣而光荣,然而却也平凡、枯燥。杨军通过不懈的坚持,正是在这一平凡、枯燥而重要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TL)


上一篇:天津市高技能人才达38万 拿到资格证书的已有22.9万人 每年递增1万人   下一篇:“中国千千万万技术工人的光荣”——两名一线工人荣摘国家科技大奖助推职工创新潮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自强不息写春秋—记山东华丰煤(07-23)
·煤矿“开关土专家”——记山东(07-25)
·记刀具革新能手史国忠(01-30)
·中共泉州市委号召向“人民的好(07-26)
·高科技领域、高技能人才新党员(07-20)
·一名维修工的贡献——记山东新(11-06)
·一名奥运建设者的故事——记北(10-12)
·从维修工到高级技师——记首都(10-11)
·培养创新型人才三个需要注意的(03-24)
·一位技术尖兵的求索轨迹-记首(07-20)
·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读书征(12-12)
·社会调查:您愿意成为技能型人(09-04)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