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全国创争在行动>重要讲话>文章内容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竞争力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4-06-07 (阅读次数:

一一吴邦国副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非常重要。岚清同志将作重要讲话,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天上午,容基同志还将与大家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锥基和岚清同志的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下面,我就如何围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先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我国职工队伍素质的状况,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紧紧围绕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每年在各类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的人数超过一亿人次。1994年以来,全国有 3500万劳动者取得了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骨干。1998年以来,各地共培训下岗职工1800多万人,有力地促进了下岗职工再就业。
    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还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国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高级技工严重缺乏。全国仅数控机床的操作工就短缺60 万人。杭州汽轮机厂需要260名数控技工,参加十多场招聘会,月薪提到6000元,还招不到合适人选。我国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只有3.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差甚远。一线工人技术水平低,是导致我国企业产品质量不高,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据质监总局反映,目前我国产品的市场抽查合格率平均只有70%,不良产品造成的损失每年近2000 亿元。在近几年企业发生的各种事故中, 有一半以上是由于责任意识不强、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大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一)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
    产业结构调整必然涉及到就业结构的调整,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最终都要依靠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需要职工提高技术水平和掌握新的技能。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更需要加快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复合技能的现代技工。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进行,国际产业分工正在“重新洗牌”,发达国家的一些制造业加快向外部转移。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也看到我们劳动力成本低廉并具有一定素质的优势,将部分制造业进一步向我国转移,这是我们的极好机遇。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转移过来的大都是来料加工和装配等工序,加工深度不高,真正技术含量高的并不多。我们承接的基本上是国际分工中的劳动密集部分,虽然这对我们扩大就业也是重要的,但增值有限,效益较低。我国制造业虽已名列世界第四,但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我们要适应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有利地位,形成和发展我们的比较优势,必须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迅速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给我国企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与国外企业特别是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差距很大。就职工队伍而言,一是人多,二是素质不高。我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日本的二十六分之一,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德国的二十分之一;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还高于韩国、匈牙利、墨西哥等国家。我们一些企业的设备并不落后,有的生产线甚至比国际著名公司还要先进,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不能与人家竞争。用同样的配件,我们组装的手表却达不到瑞士产品的质量。我们组装的汽车与原装车也还是有差距。现在有的企业已经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有米”难寻“巧妇”。再好的技术发明也要靠生产线制造成产品,再先进的机器设备也要靠人来操作。我们需要高科技人才,更缺不了能工巧匠。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偏低,特别是技术工人短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据调查,武汉、太原、沈阳、重庆等产业工人集中的城市,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技工“断层”现象。广州对80家企业的专项调查表明,真正受过正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技术工人只有 27.7%上海的技师队伍中,35岁以下的只占10%。这种状况如不改变,我国的企业怎么能与国际一流企业竞争。我们必须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加快培养一大批技术娴熟、手艺高超的一线操作人员,才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主动。
   ( 三 )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很大,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现在就业难,既有总量的问题,也有结构问题。一方面是有人没事干,另一方面又是有事没人干。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既有观念问题,也有素质问题。不是没有岗位, 往往是因为一些下岗失业人员个人素质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难以实现再就业o 据劳动保障部对济南、兰州、湘潭等10个城市1万名下岗职工的抽样调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3%,初级工及没有技术等级的人员占49.5%,而且普遍技能单一,这是他们难以走上新的工作岗位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经过培训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超过了60%。国内外的经验充分证明,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有效手段。
    二、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提高我国职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我国职工队伍现状,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努力使我国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一)下大力气抓好新增劳动力的培训。
    在我国各类企业中,大批新增劳动力未经任何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上岗操作,这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和较为普遍的现象。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初中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没有升学机会,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未经培训就走上了工作岗位。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人员数量已经占到新增劳动力总数的30%。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二三产业,也大都未经过任何职业教育积培训。这使得相当多的劳动者就业后无法适应岗位的需要,也是严品、服务质量上不去和生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不能进入高等教育行列进行学习的城乡学生和其他群众,应通过大办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吸收他们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我们要落实江总书记这一指示,把新增劳动力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一个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就业前培训,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坚持先培训后就业,保证新增劳动力的基本素质。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规定劳动者就业前必须接受一定期限的职业培训。这一做法,对劳动者而言,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降低失业风险。对社会而言,也可以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减缓就业压力。
    ( 二 ) 切实加强特殊行业和工种的培训。
    那些技术复杂、要求高,操作规程严格,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健康以及安全生产的行业和工种,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培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实行就业准入控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采取的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措施。在这些行业和工种中,需要设立一定的“门槛”,严格规定没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不能上岗。这对于保证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如河南洛阳商厦“12.25” 特大火灾,就是因为电焊工无证上岗,违规作业引起的。上海炼油广吊机倾覆造成主死十伤事故,也是由于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技能。我们要加强政策引导,逐步实施关键工种和岗位的就业资格准入制度,提高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上海宝钢集团、中原油田、乐凯集团等企业,探索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鉴定与企业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调动了职工学习技术业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又改善了企业管理。吉林省四平市第一建筑集团公司实行全员持证上岗后,工程质量明显提高,优良率由 1999年的25% 提高到现在的89%,事故发生率由3%下降到0.15%o。我们要认真总结推广这些企业的经验,加强职业资格培训和岗位适应性培训,保证从业人员的基本素提高企业的劳动管理水平和效率。
    ( 三 ) 高度重视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培训。
    我国劳动力技能结构重心偏低,技术工人说起来数量不少,但初级工占了60%。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低技能的就业岗位比重正在减少,高技能、复合技术性的就业岗位比重不断增加。据测算,今后几年,我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长25%, 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在企业生产实践中,技术工人的作用不可低估。我国的火箭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九十年代几次发射失败,主要原因不是设计问题,而是制造问题。发动机的焊接点承受不了上天后的高压,一位36岁的技师运用自己的技能,解决了这个难题, 才保证卫星成功上天。我国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成功是世界级尖端技术的突破 , 其谱仪线圈为世界最大线圈之一,在许多科研单位无法制作的情况下,也是由工人技师大胆创新,在短时间内将其制作成功的。目前,我国许多企业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断层断档,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前景堪忧。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培养,需要很长时间,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刻苦钻研。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他们的地位,改善他们的待遇,通过学校培养、岗位培训、师傅带徒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培养大批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技师、高级技师和复合型技术工人。
    ( 四 )进一步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
    这几年,我们通过“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到2001年底 ,全国固有企业下岗职工累计达到2550万人,在实行“两个确保”、建立“三条保障线”的基础上,成功地实现了1680万下岗职工再就业,这是了不起的成绩。但是, 我国现在包括关闭破产企业而失业的职工在内还有115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 随着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今后不可避免会有不少职工下岗。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大量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不了业,依靠领取低水平的基本生活费和失业救济金,熬几年可以,长期苦熬是熬不下去的,他们无事可做,也会引发企业和社会的不稳定。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出路是实现再就业,关键是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解决失业问题特别是结构性失业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如美国的劳工部前几年专门制定了失业工人培训计划,使70%的培训对象找到了新的工作。我国的实践也充分证明,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市场就业的意识,对促进他们再就业有很大帮助。新疆银兔职业培训学校,积极承担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任务,瞄准劳动力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努力提高培训质量,这几年使参加培训的上万名人员基本上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我们要认真借鉴国外“订单式培训”、“个性化培训”和各地的许多成功做法,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单位的需求,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再就业培训,使下岗失业人员掌握新的技能,千方百计促进他们实现再就业。
    ( 五 ) 积极开展创业培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自主就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等已经成为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就业渠道和领域吸纳劳动就业的容量有限,有的还向社会释放富余人员,同时又有许多新的领域和行业需要开拓, 需要大力发展。鼓励劳动者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开辟新的天地,在实现自主就业的同时,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带动其他人员就业,是我们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当前,有不少人准备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小企业,但苦于缺乏自主创业的知识和经验。现在自主创业取得成功的还只是少数,有的就是办了,也是困难重重,亟需通过创业培训,教给他们做析市场需求,制定创业计划,扶持他们开业并进行后续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近年来,劳动保障部在全国30多个城市组织了创业培训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经过培训实现创业的下岗职工不但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就业出路,也带动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收到了就业倍增效益。陕西省先后在宝鸡等6城市进行创业培训试点,截止2001年底,有1.2 万人参加了创业培训,其中有6000多人成功地实现自主创业,新增就业岗位2.4万多个。这些充分说明,自主创业,社会很有需要,发展空间很大,搞好这方面的培训大有可为。
    三、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紧紧围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竞争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要求迫切,任务繁重。我们要按照即将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容基同志、岚清同志讲话精神,扎扎实实地抓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
   (一 ) 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一线劳动者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劳动者,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劳动就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满足劳动者终身学习的需要服务。
    一是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和把握培训方向。要经常进行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调查,主动与经济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对来自各方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重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上周我随同容基同志到辽宁出差,看到《沈阳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反映当地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报道,其中供不应求的职业有:中级以上车工(需要 657人 ,求职的只有182人)、数控机床操作工(需要124人,求职的36人)、中级以上铣工 (需要351人,求职的121人)、绑工(需要94人,求职的35人);供大于求的职业有: 机动车驾驶员(求职的3482人,只需要389人)、初级财会人员(求职的3308人,需要397人)、理货员 (求职的2256人,需要379人)。这一情况充分说明,当前劳动力市场上供求结构严重不平衡,必须增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劳动保障部在全国100个劳动力市场建设试点中,普遍开展了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分析工作,按季进行发布,这是职业培训调整和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二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是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职业培训特别是企业办的职业培训要紧紧跟踪和反映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密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重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职工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温州市许多职业学校开设鞋类设计与制造、眼镜配制、服装加工等专业,学生没毕业就被企业“订购”一空。这说明,:职业培训与企湾业实际需要结合得越紧密,就越受企业欢迎。要不断改善培训ll手段和教学方法,把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最好的设备运用到职业培训过程中去,加快培养能够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技术工人。
    三是要注重培训质量,开展“一站式”服务。职业培训机构要积极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岗位信息,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行“订单式”定向培训。职业培训机构要向多功能、综合性方向发展,为受训者提供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职业培训不可能一次培训定终身,不能一劳永逸,要逐步创造条件,使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接受终身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职业培训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培训。各类培训机构要改变重复建设,规模小,效率低的状况,按照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原则,打破条块分割,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培训资源。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有条件的可以开展远程职业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规模效益。
    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服务对象和直接受益者。目前, 企业拥有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是重要的培训资源,要把它们用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对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各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依法承担职业培训的责任和义务。 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向培训机构“定购”培训成果。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要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教育和培训。
    (三) 加强对职业培训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增加必要的投入。
    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涉及面广,实用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广大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各地要制定职业培训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级领导要积极支持职业培训工作,定期听取汇报,及时帮助解决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切实落实再就业培训经费。企业要落实职工培训经费,培训机构要积极筹集培训经费,力口大对培训场地和设备等基础建设的投入。要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明确和落实各自的职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主动为各类培训机构提供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指导企业建立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继续办好技工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劳动保障部即将实施《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计划》,这是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实际行动,一定要抓好落实,取得实效。各级经贸部门要指导企业把职工教育和培训与企业改革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促进职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各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和新闻媒体,都要密切配合,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
    同志们,本世纪头一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功在当前,惠及长远,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程。我们一定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精神,做实功,干实事 ,求实效,努力搞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秘书组


上一篇:振奋精神 开拓进取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下一篇: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孙春兰同志在纪念马恒昌同志诞(07-24)
·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孔祥瑞先(04-26)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调查(08-01)
·尤兰田在北京市“创争”活动总(05-17)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学习(11-09)
·主席论坛: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06-12)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队(06-08)
·贯彻落实《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07-24)
·开展 " 创建学习型组织 , 争做(02-16)
·孙春兰同志在学习论坛开幕式上(07-18)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开创工会(10-25)
·福建、大连、内黄工会在全国“(01-03)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