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地方创争活动>北京>文章内容
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典型经验交流会在京顺利闭幕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5-11-29 (阅读次数:

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典型经验交流会11月24-26号在京圆满结束!



    来自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全国40多个行业的代表、北京大学等150多位各界人士参加了本次交流大会,参会代表都来自于在创建学习型组织实践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事业单位;在本次交流论坛上大家聚集一堂,交流创建经验、分享创建成果、共同探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国化之路;本次交流会对学习型组织创建的进一步深化和推广起到了深远的意义,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同。

                     

    开幕式上北京明德经纶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蠡女士致开幕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新老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非常高兴,在两个月以前与在座的各位相约,而今天在这充满欢乐和喜庆的环境里,与大家欢聚一堂,我代表北京明德经纶管理科学研究院所有专家与工作人员对与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的日子在日历上是非常普通的一天,但我却认为今天是非常特殊的一天,是一个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因为,它是一个让我们与大家相识相聚、让我们一起交流中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经验,共同思考创建学习型组织本土化的问题与挑战,互相启迪智慧与远见的一次盛会。这是中国学习型组织研究者、实践者、推动者的一次盛会,我们有理由相信,大会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当我慢慢的合上《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典型经验交流会资料汇编》时已经是深夜了,在看的过程中里很受教育和启发,非常的振奋鼓舞,第一届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典型经验交流会于去年12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当时有全国17个省市60多名代表参会,会议紧扣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文明办、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在全国开展“创争”活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国家十部委创争活动(青岛)现场推进会精神,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示范单位的典型经验、共同研讨创争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法。时隔一年,在国家十部委的大力倡导下,各行业各系统积极推进创争活动的开展,各单位结合自身具体实际,敢于学习、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思想、创建模式、创建操作上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逐步走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中国化之路。 

    多年以来,许多企业在市场大潮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洗礼与历炼。许多企业我们看着它在转变,一天天走向强大,看着它走向辉煌。很多时候,人们容易把大洋彼岸的文化理想化;管理思想、管理工具理想化,人们沉醉在引进、盲从的状态。但是今天,当我们真正去深入了解,认真学习研究后,我们也在思考,国内的人们真正服膺和倾心的到底是什么?可能连彼得•圣吉先生也不会想到,他倡导的五项修炼在我们中国实践的大地上结出累累硕果;他更不会想到,在他看来一些巨型企业(指人数众多)在指导创建的过程中也颇感无奈,从哪里着手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特别是在长期计划经济背景下成长的管理者和员工们,怎样才能利用自我超越的理念,提升全员的思想境界?                          

    在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和各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下,研究院在通过大量调研后,2002年就提出了“学习型组织中国化之路”的概念。中国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导入学习型组织理论,实现管理变革,要解决三个问题,1.本土化——不照搬照抄外来的管理思想,而是把它变成中国大众可理解,可接受的语言,同我国传统的优秀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体系。2.可操作化——不单单在理论层面上下功夫,而是通过一系列推进步骤,把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真正导入变革过程,并且取得良好的绩效。3.个性化——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体现不同组织的特色。因为学习型组织源于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同时,它还得益于社会其他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社会的快速变迁、经济的全球化、终身学习的理论影响、组织理论的演进等等,所以,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不仅仅是一项活动,一项工作,而更应该把它视为组织发展重要的战略工程来对待。从而我院在创建理念、创建模式、创建步骤、创建方法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我们深刻感觉到在中国大地上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它需要有一个懂得学习型组织理念,能真正实践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领导班子(青岛港集团;兴隆庄煤矿;沧州供电),要有具体发展的愿景,要有良好的机制的支撑(新兴公司的-学有其位――学有其薪)。要能够掌握相对应的一些工具,让学习来创造绩效(1:要重新定义学习;2:将学习与战略相联系;3:要能够衡量学习型组织的产出;4:要有开发系统的实施计划5:要能够培养学习型的领导)。

    因为,我们的企事业单位毕竟不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单位相比,员工的思想状况、市场变化、国家关于发展的政策、结构调整的新要求等等,面对这样一些状况,我们必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国家特色的发展路径。

    现在,我们也由衷的感到高兴,许多单位在创建的过程中,虽有五项修炼的痕迹,但决不是照办照抄,完全是个性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组织,如:徐州矿业集团的“五星模型”;新汶矿业集团的“良煤树状模型”;鲁南水泥的“我们生产凝聚力模型”等等他们都在扎扎实实的开展创建工作,领导欢迎,员工接受,认真投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目前在国内,大家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积极性非常高,而我们在咨询、指导、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创建的过程里面存在着种种弊端:

1.强调贯彻落实上级的创建文件,忽视个性化、开创性的推进;

2.强调个人学习的重要性[学历],忽视团队学习的重要性[组织学习力的提升];

3.强调在工作之外增加许多学习,忽视结合工作的学习反思;                               

4.强调加强学习的措施忽视运用学习型组织进行管理变革;

5.强调外源学习,忽视内源学习;

6.强调个人学习的事例,忽视组织学习的案例;

7.强调新理念的导入忽视自己理念自己建自己理念自己行;

8.强调希望通过创建改变员工的行为,忽视领导新角色的转变;

9.强调建立组织共同愿景,忽视建立团队愿景和个人愿景;

10.强调基层学习型组织量的建立,忽视基层学习型组织质的提升。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将本次大会的主题定义为:学习、创新、变革、发展。学习是一个通道(手段);创新是灵魂;变革是主题;发展是根本目的。

    学习是一个通道(手段):组织学习为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良好契机 长期以来,企业管理界就象一个时装展示会,新的理论、方法层出不穷。从竞争优势、战略重组到再造工程、标杆战略……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但学习型组织为企业“全面增强体质”提供了一剂良药,是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较好的解决之道。因为组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它几乎囊括了企业管理中所有重要的因素,如人、组织、决策、沟通、技术等等。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项目,而是一个持续的修炼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周密筹划的组织学习过程,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内部资源、知识的利用率,不断创造出新知识,而且可以从各方面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弥补缺陷与不足。组织学习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学习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是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创新是灵魂:学习型组织是一个持续创新的组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习型组织就是在学习中不断实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在创新中获取生机,在创新中赢得机遇,在创新中得以发展。一个学习型组织,创新必然会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各行各业管理的主旋律。

    变革是主题:深度变革就是通过学习使人改变思维方式。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过程永远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深度变革的过程。深度变革是将内部的改变和外部的改变综合起来的组织变革,也是把硬件的改变和软件的改变结合在一起。内部的改变是指改变人们头脑里的价值观,改变他们的愿望、行为和习惯,改变他们的认知能力;外部的改变包括程序、战略、实践方法和组织架构。

    发展是目的:意在引导各企事业单位能够从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从控制型管理向学习家激励转变;从注重眼前形式和效果向自主创新战略转变。

    为了更好的使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与中国企业联合会培训中心合作,共同成立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指导办公室, 2006年,将有这样的工作打算:

    第一:为了将学习行组织的创建工作引向深入,见到实效,结合国内外的 创建经验 将在各行各业各系统内,举行2006年学习型中国评价活动,按照国际惯例推出A级创建单位,AA级创建单位,AAA级创建单位。获得AAA级的创建单位将向国际学术权威机构做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组织管理案例推荐,将企业推向世界,得到国际国内专业机构认可;获得AA级的创建单位将进入中国高等学府的管理案例库并编入《学习型中国伟大实践案例库》。

    第二:为了各企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使处在不同创建阶段的单位认识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到位,将举办重在实务操作和实践应用的培训班,包括与北京大学合作设计学习型组织管理方向的高级总裁研修班。

    第三:年底将再一次召开第三届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典型经验交流会。并将它定义为组织学习的节日、分享智慧的盛宴、个性展现的舞台;将隆重推出一批看得见、摸的着、立得住的学习型组织 。

    目前全国上下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工作如春潮涌动,蓬蓬勃勃。对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者和推广者来讲,具有强大的鼓舞和鞭策。同时作为研究者,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去反省自己,不断的去充实自己,我们应该研读的东西实在太多,在这里我真诚的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创建单位,因为有你们的实践精神,才会为我们所有的研究者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广阔舞台。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明天更美好!!!——sdl


上一篇:周永康强调:做学习型领导带学习型队伍   下一篇:北京职工在“创争”活动中收获知识收获感动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关于表彰2006年度北京市学习型(05-29)
·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2008—20(03-13)
·努力建设学习型工会组织(07-24)
·全面推进首都职工队伍素质建设(04-12)
·在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开学典(05-29)
·深入开展北京市职工素质教育工(05-24)
·北京市顺义区2007年构建学习型(05-06)
·北京环卫集团召开第一届职工代(05-24)
·走进“工人先锋号”①永不褪色(06-19)
·北京市总工会关于开展创建“工(12-05)
·关于评选北京市“工人先锋号”(01-21)
·北京市总工会确定2007年创争工(04-20)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