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正在举办北京共青团两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服务型组织)建设训练营,强化“内强学习、外显服务”理念———
团市委将在半年内举办10期训练营
本报记者报道记者近日从在北京市团校举行的北京共青团两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服务型组织)建设训练营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获悉,为打造新型团干部,团市委拟用半年时间举办10期两型组织建设训练营,对团市委机关各部室负责人,及全市区县局级单位团委书记进行轮训。
据了解,开展两型组织建设训练营,是北京共青团按照建设学习型组织和服务型组织、服务青年成长、创新组织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力打造新型团干部的重要举措。
训练营采取封闭式培训,每期30人左右,为期5天。目前已经开展了3期,培训了101名学员。训练营邀请了多位国内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及实务经验的学习型组织资深专家,采用互动参与、案例解析、工具演练、团队学习等多种培训方式进行教学。此外,还安排学员到兖州矿务局、中关村科技园区服务中心、东城区城管监督中心、大连学习型城市等地实地考察,让学员感悟工作理念的创新和工作流程的科学再造。
团市委副书记刘剑表示,与以前团干部培训活动相比,两型组织建设训练营突出了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三创新”。培训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培训内容注重传授两型组织建设的最前沿知识和方法;培训方式上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培训提升团干部开展两型组织建设的自觉性和核心能力。
据统计,到2006年初,全市2300个基层团委中1300多个在创建学习型组织方面做到了有目标、有规划、有制度、有措施,服务型工作项目在团工作中比重逐年上升。2005年团市委近300个工作项目中,85%以上直接服务于青年的学习与成长。“内强学习、外显服务”日渐成为北京共青团最突出的一项组织特征。
记者探营
与34名团干部一起封闭训练
4月3日至8日,记者跟随第二期训练营亲身感受了34名团干部们的学习和生活。为期5天的封闭式训练,这些年轻的团干部从认识的第一天就像一个班集体的同学一样学习、吃住在一起。学员门自己分组,各自成立了“春之队”、“彩虹队”、“4+2队”、“青春七彩队”、“雁之队”,分成了小组的学员变得异常团结和活跃。
团干部们在课堂上充分表现出了热情参与、积极思考的特点。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时绝对不会发生冷场的局面。通常是老师喊停,底下的争论还不能立刻终止。“七色光队”的研究课题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如何避免误区”,小组成员分成正方反方下课后继续辩论。按照课堂规定,小组讨论时发言人面前必须有“讲话棒”,即用矿泉水瓶作为讲话棒的象征。为了争取发言机会,每个小组桌上的矿泉水瓶成了最抢手的物品。经常会看到,学员抢不到“讲话棒”,还是忍不住要发言。
拓展训练是最热闹的环节,蒙住眼睛把一根绳子“圆圈变方形”的活动让学员们很受教育。第一次做这样的拓展训练,到底谁的方法对,学员们足足争论了20多分钟,谁都不肯听谁的。第二次时大家才领悟到要学会聆听别人的意见,集体研究出最佳方案后,3分钟内就完成了任务。
训练营里的研究课题并不只是做成PPT就算完成,年轻的团干部回到单位立竿见影地实践了一把。“春之队”的研究报告是“关于整合共青团资源的系统思考”,分析了如何整合共青团自身资源,加强企业、高校、区县等不同系统共青团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互补。培训刚结束,北方工业大学的校团委就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门头沟团区委进行了磋商,4月10日学校与地方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门头沟区雁翅镇田庄村举行,迈出了理论指导实践的第一步。_sd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