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打造企业和职工双赢平台 北京市总工会
首都 职工素质教育工程是北京市总工会为推进中华全国总工会等九部委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而推出的一个创新工程。这一工程连续两年在市总工会实施的年度35件最有影响力的事件评选中位列前十名,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已被纳入全市创建学习型城市整体规划。目前已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企业搭台、多方参与、职工受益”的推进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级工会、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科学论证、精心策划,为“创争”活动搭建有效载体 2004年3月,根据全总“创争”活动的总体要求,北京市总工会等九个委办局和人民团体共同作出了在北京市深入开展“创争”活动的决定。市总工会领导班子一致认为,不能把“创争”活动停留在发文件和喊口号上,一定创造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使其成为一种长效机制,让企业和职工在参加“创争”活动中真正获益。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开展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和推广策划书,明确了工程定位、组织机构、培训框架以及教学管理等一系列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市总工会专门召开主席办公会,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在北京市各企业中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工程。 经过精心准备和筹划,市总工会于2004年12月隆重召开全市启动大会,阳安江主席亲自作动员报告,在全市工会系统推广落实,为素质教育工程的成功推进奠定了基础。三年来,素质教育工程在全市18个区县和各大企业建立了90个通用能力培训工作站点,400多个学习课堂和上千个学习小组,并聘请了专兼职教师500余名;已有近千家企业的四万余名职工和五万余名农民工参加了培训。 二、加强领导、勇于实践,开拓工会职工教育的新领域 2005年到2007年,素质教育工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摸索到积累经验,从不为人知到被社会广泛认可的艰苦创业阶段,目前已进入良性发展的时期。 第一,创新领导体制,共同搭建职工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是由市总工会、市教育委员会、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共同组成,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市总工会利用工会组织优势,在推广素质教育工程上发挥了指导协调、宣传组织的重要作用;市教委负责每年从市、区两级财政教育经费中提供资金,制定为职工参加通用能力培训后进入国民教育系列成人中专、大专和本科学习的相关政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了职工通用能力培训后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优惠政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为工程实施提供远程教育的网络资源;市总工会职工大学承担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全部日常工作。经过三年的探索,领导小组六方成员单位已形成了由政府、工会和教育机构共同搭建的公益性职工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第二,创新职工培训格局,多方位提高职工素质。素质教育工程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分为四个板块:一是通用能力培训板块,以培养职工的职业道德、团队理念和具有共性的基本职业技能的课程为主;二是企业自主开发课程板块,即各企业自主开发的具有行业特色、适应提升岗位技能的培训课程;三是以迎奥运为主题的系列培训板块,包括培训奥运知识、举办迎奥运知识大讲堂、组织百万职工参加迎奥运知识竞赛等活动;四是农民工培训板块,主要对农民工进行礼仪礼貌、城市生活、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实用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为职业技能和学历教育。职工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培训后,可凭《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培训结业证书》进入职业技能培训,报考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时,市劳动局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进入电大远程教育续接大专学历时可免修10个左右学分;进入市教委立项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计划”教改试点专业,可以免修部分公共课程。 第三,创新教育成本分担模式,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根据市政府和市总工会联席会议决议,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工作纳入全市成人教育整体规划,将网络资源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培训、表彰奖励等经费纳入教育部门的年度预算予以保障。各企业按照财政部、全国总工会等11个部委印发的《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足额提取企业职工培训经费,并按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规定,拿出资金支付职工参加素质教育工程的部分培训费用;各级工会年度内按规定留成的工会经费中保证一定的职工教育与培训经费,并出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和奖励职工参加素质教育;职工个人承担其余部分培训费用。通过建立政府、企业为主,工会及职工个人为补充的成本分担机制,加大对素质教育工程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培训质量,确保了素质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三、面向职工、服务企业,素质教育工程展示双赢效果 三年来,北京市有近千家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了素质教育工程,切身体会到素质教育工程是提高职工岗位适应能力、促进企业发展的民心工程,相继将素质教育工程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 北汽福田公司借助素质教育工程平台提出全方位素质教育规划,将素质教育工程和职工岗位职业技术竞赛有机结合,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2007年经济效益创出历史新高,并连续两年在全国汽车行业装调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金奖。 北京松下彩管集团把班长素质培训与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相结合,激发了班长们的学习热情。2005年,在工会系统开展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全公司上报参评的创新项目达1031项,比2004年增加了近一倍,创效益达9500万元。 首发集团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按照分级、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重实效的原则,由集团公司统一组织新员工、运营管理骨干以及有关人员参加素质教育工程通用能力的培训,形成了全员学习的新热潮。 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在素质教育工程中诞生,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素质教育工程中成长起来。一些职工进入了管理人员队伍,一些职工成为行业岗位的领军人物,一些职工荣获了首都劳动奖章,一批班组被评为北京市标杆学习型班组。实践表明,素质教育工程是企业和职工获得双赢的有效途径。 目前,北京市总工会正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沟通,制定“2008—2010年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发展规划”,准备再通过三年的努力,建立起覆盖全市企事业单位的素质教育工程培训网络。通过多种方式整合社会优质资源,进一步扩大和丰富课程体系,打通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的渠道,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培训功能和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构建具有宽领域、多渠道、多元化的现代远程教育职工培训新平台。
X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