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研究与探索 > 文章内容
重新认识“工人”(人民时评)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泓冰 发布时间:2007-05-09 (阅读次数:

                       重新认识“工人
 
  在上海,究竟还有多少人愿意当工人?
  一则样本范围不算太广的调查,在它刚出笼时,也有媒体报道,却是波澜不惊。最近,有媒体偶然将之重新发掘,且还有几分误读嫌疑,却在短短几天内被一波波放大,形成热点,颇具象征意味。

  0.1%的上海中小学生,愿意当工人?比例之低,越来越让人瞠目。然而细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孩子们想象的工人,是街市上背着铺盖卷进城觅工的农民叔叔,是电视新闻中讨薪不成的苦楚面孔。如此想来,对那些选择愿做工人的千分之一的小朋友,就不由得肃然起敬:颇有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味道了。

  当然,这只是上海小朋友的观感。在不少农村,进城打工仍然是年轻人无悔的选择。他们从小看到的,是进城的父母给奶奶寄回的汇票,是以此翻造的新房,是城里带回来的花花绿绿的文具盒……

  一件事情的两面,被不同地域的人们,选择性地打量着,道破了一个潜在的变化:伴随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地区间的转移,产业工人的构成也发生了重大调整。我们对“工人”二字,需要重新解读,重新认识,重新发掘它的时代精神。

  从积极的角度看,一些传统产业逐渐从沿海城市的淡出,优化了这些城市的经济运行质量,使市民的职业选择更加多元。上海,曾经是上班高峰时期一景的纺织女工大军,早已定格于发黄的老照片,取而代之的,是每天地铁来去的时尚白领一族;上下班路上叽叽喳喳的上海话,也变成了标准的普通话甚至英语。与此同时,上海消失的纺织工人,在浙江,在内地,仍然生龙活虎,只是他们几乎全都来自田野。

  每一个人群,在新的时代,都有机会向上寻找到更好的生活空间,都有更新鲜更多样的职业选择——这可能是迅速起飞的中国经济,带给国人们重大的利好。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的,是与此相伴的一些“利空”。

  首先,农民工的比重急剧加大,他们对工资标准、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社会地位等没有过高的要求,自身素质进步有些迟缓。一些企业主的苛待、亦城亦乡的安全感缺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流动特点,都使得这一群体缺乏原有产业工人的“主人翁意识”。这对产业的创新能力、中国工业的进一步腾飞、城乡社会的稳定,都是重大挑战。再如,目前这支队伍中,建筑工人人数众多。但是,宏观调控在不断深入,推倒重来式的建筑高潮终将过去,如何帮助他们寻找更合理的未来?这恐怕需要未雨绸缪。

  其次,工人形象的急剧滑坡,使城市青少年的职业选择更加狭窄。千军万马奔白领的竞争,将愈来愈惨烈。似乎当了工人,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其实,就是在上海,技术含量较高、收入稳定且丰厚的新型工人,已悄然出现,如果以此重新定义“工人”的概念,如果工人群体的整体素质、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能有新的攀升,可能将是中国教育、更是在应试道路上吃力攀爬的城市孩子们的一个福音。

  产业工人应当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而不是包袱。但如何成为脊梁?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还有许多……
 
(SL)


上一篇:明天谁来当工人(热点解读)   下一篇: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学风建设 努力做到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企业文化与员工素质——关于开(04-17)
·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强化四个意(07-13)
·淮南市人才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03-31)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新思路(07-13)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05-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06-05)
·关于创建学习型职工队伍的思考(07-13)
·以学习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05-30)
·企业创新发展之我见(07-13)
·关于职工队伍文化技术素质状况(07-13)
·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与教育(07-13)
·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初探(05-02)
相关文章
·铁道部要求部属各单位推进学习(07-28)
·新乡商丘许昌学习贯彻胡锦涛视(07-22)
·学习贯彻许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07-20)
·禤沛钧主持召开市委学习中心组(07-19)
·银监会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07-16)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积极探索(07-15)
·62个国家选手角逐“汉语桥”中(07-14)
·“中国区域发展模式:西部开发(07-13)
·国货航杭州运营基地积极推进学(07-12)
·浙江仙居县探索基层学习型党组(07-08)
·江苏省局党组学习中心组赴常州(07-07)
·江苏省张家港市积极探索两结合(07-06)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