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后几年推进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建设 |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5-13 (阅读次数:
)
|
|
北京市教委关于今后几年推进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建设 根据首都城市功能的特点和基础现状,北京创建学习型城市应是高起点、高目标、高标准的。到2010年北京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总体目标应是: 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普及学习型组织为基础,创建以“信息化”、“生态文明”、“多元先进文化融合”为特色,充满创新精神和活力,初级形态的学习型城市。从而促进北京人的现代化发展,促进北京向知识化、全球化方向可持续发展,促进北京向和谐社会发展, 以最广泛民众的良好素质支撑办好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并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上述的创建目标,可具体展开如下: 一、 构建多形式、多层次、开放性、多样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对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和整合, 实现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双向强化,使每个市民在一生的各阶段都有接受教有的机会。按照终身教育的思想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建立起学前教育、学校 教育及继续教育之间有联系的终身教育体系; 要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相互贯通和相互衔接,构筑起完善的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二、学习成为全市的核心理念,学习、教育职能成为北京城市最本质的职能,全市各单位和组织重视履行学习和教育职能,并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创新成为北京的社会行为,成为多数北京人发展的内在需求,全市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北京成为全国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心。 四、全市市民的学习基本权利得到保障,终身学习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其中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自主的学习选择权。 五、全市的教育资源,包括显性和隐性、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的整合度、开发度、共享度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六、全市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基本覆盖全市,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率达80%以上,居全国之首,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七、全体市民整体素质和人力资本得到明显提升。城区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 4年,现代文明程度、创新素质、国际化素质、生态文明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郊区农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劳动能力、行为方式得到很大的转变, 由农民转化为现代文明市民。城市的人力资本, 数量上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质量上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结构上得到较大幅度的调整、 与全市经济社会结构高度对应。 八、全体市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明显改善。不仅物质生活质量进—步提高,而且精神生活质量、环境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北京初步形成生态型、健康型、节约型城市。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明显高于国内其它城市。城市的和谐程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九、全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得到明显提高。城市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因素得到有效地凝聚和提升,初步形成与时俱进而富有首都特色的高品位的国际大都市文化风格。 十、北京知识化水平显著提高。知识产业和知识劳动者的比重、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城市的知识创新指数、知识传播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SL)
|
上一篇:门头沟区开展争创“学习型社区”活动成效显著 下一篇: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网正式开通 为北京职工学习添平台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相关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