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建设新农村 农民关注“六件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建设新农村 农民关注“六件事”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06-5-26
网友:许贵元 
    农民对“十一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的奋斗目标充满了信心。据调查了解,农民最关注的是“六件事”:
        一是渴望“吃饱”稳农兴农惠农政策“定心丸”。常常听到农民有这样的反映:上边制定的各项政策好是好,就怕下边落实变调儿、走样儿、另搞一套;个别地方还有 “贪污政策”、“封锁精神”的做法。有不少村干部对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农村方面的政策和规定知之甚少,或“一问三不知”。有的村子一年四季也不组织召开个村民大会,传达传达“上边精神”,尤其是涉及村干部遵纪守法、反腐倡廉方面的文件更是“压”着不宣传。有一位村干部这样解释说:“家家都有电视,自己看自己学呗,用不着村里操心费力地组织大伙去学习。而农民却希望经常组织开展一些政治学习活动,及时领会上边精神,起码农闲时节应该积极组织。他们希望村干部成为新时期的“学习型干部”,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少抱着“大喇叭”没完没了地“喊”那些农民反感的“土要求”和“土政策”。
        二是希望“三下乡”常来常往、常下常新。农民欢迎“三下乡”。但他们不喜欢逢年遇节兴师动众“一阵风儿”,更不希望“下乡只是点个卯,绕上一圈儿白白了,何时再来没准儿了”的那种“蜻蜓点水”式的“三下乡”。我们愿意城里人到农村现场给我们讲授农业科学实用技术知识和农村应注意的一些生活卫生常识。这样,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学知识、长见识、开眼界。农民把“三下乡”称为不出村的“就地培训”。
       三是迫切要求加快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步伐。五中全会提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农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现在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普遍较差。有的村里虽然有“小诊所”、“小药房”。但一般开办的多为“私人诊所”或“夫妻诊所”。有的还随意搞“口头价格”,农民对其缺乏“信任度”。但为了避免少跑腿也得就地硬着头皮去“看病”。农民希望尽快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按比例投资、以国家、集体为主的“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服务体制和管理机制。实现一般病就医“不出村”。
        四是希望解决农村脏乱差、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目前,从农村的现状来看,按五中全会提出的“村容整洁”的要求,确实差距很大。有的农村街道坑坑洼洼,柴草乱堆滥放,农家肥门口“看家”,夏天臭气难闻,苍蝇蚕舞;雨天泥泞,行路更是犯怵。有的家家户户院子里是“漂漂亮亮”;出了门口是“脏乱不堪”,根本没有“门前三包”的公共环境维护意识,经济发展了,居住条件改善了,就是环境面貌依旧。农民希望在落实全会精神时,采取措施,建立和维护农村公共卫生、优化和美化环境监督管理机制,别再让“脏乱差”倒我们的胃口”了。
        五是希望农村干部保持“土气”,带领农民同心同德奔小康。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干部能够以身作则,廉洁公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为村民服务、干实事。有的还被称为农村的“焦玉禄”,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但也有少数农村干部,由于受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作风漂浮,不务正业,追求吃喝玩乐。不仅丢掉了传统的“土气”,还热衷于搞腐败,自称“土皇帝”,穿着“洋气”,说话“霸气”,办事“霸道”,为所欲为,压制群众,甚至肆意侵害农民利益。致使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上访不断,民心不稳,村风不正。农民希望在落实全会精神中,把提高和加强村干部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改善干群关系放在突出的位置,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民的“贴心人”、“好公仆”。
        六是希望加大农资市场整治力度,让农民放心种田。现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确实尝到了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甜头”,可他们也尝到了伪劣假冒产品坑农、害农的苦头。有许多农民因为使用假种子、假农药造成减产或绝收,辛辛苦苦干一年,弄个两手空空。农民希望有“安全渠道”,有保障措施。建议加大整顿农村市场力度、打击伪劣假冒商品、严厉查处坑农害农事件,把坚持“依法治农”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篇:《光明日报》评论员:建设新农村要探索新思路   下一篇:建设新农村要谨防“拔苗助长”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