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绝不能因连年丰收而产生松懈情绪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绝不能因连年丰收而产生松懈情绪

——两会新华时评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新华社 ︱ 发布日期:2007-3-16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中国经济要出问题,很可能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对此,决不可掉以轻心。温总理的这番话再次提醒人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绝不能因连年丰收而产生松懈情绪。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财政支农资金连创新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自然灾害较重的情况下,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9949亿斤,实现了连续三年增产。越是情况好的时候,越是要头脑冷静。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还不稳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不强。我们刚做到不依靠库存来解决当年的粮食供给问题,绝对不能因连年丰收而产生松懈情绪。
    中国有13亿人口,无论什么时候,首先要解决的都是吃饭问题,而解决吃饭问题必须靠我们自己。目前世界粮食市场每年只提供粮食2亿吨,而中国自身的需求就接近5亿吨。也就是说,把世界粮食市场的粮食都卖给中国,也解决不了中国人一半的需求。因此,在粮食生产上绝不能掉以轻心。
    稳定粮食生产,要保护好基本农田,让农民有田可种。目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建设和农业用地矛盾比较突出,必须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
    要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目前国家对种粮农民给予了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多项补贴,每年的财政支农资金都以四五百亿的数额增长。要将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头上,使他们的种粮积极性持续高涨。
    要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完备沟渠、道路、水电等生产设施;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向科技要单产,向品种要效益;不断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农业稳,天下安。只有毫不动摇地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农业才能够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粮食安全才有保障。

上一篇: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农民如何培养   下一篇:两会特稿:代表委员谈粮食连续三年增收的启示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