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要“支农”,应该先“知农”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要“支农”,应该先“知农”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人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7-3-23
    时下,各地各级党政机关为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纷纷组织机关干部下乡“支农”,与农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并送钱送物送温暖。此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得民心,顺民意,令人欣喜。 
    然而,遗憾的是,党政机关下派的“支农”干部中,有些同志并不知农:当农民兄弟问及有关当前农村政策时,他们哑口无言;当农民兄弟请教有关农业科技知识时,他们摇头摆手;当农民兄弟要他们处理有关村民纠纷时,他们敷衍塞责;当农民兄弟想要了解当前农村市场行情和致富信息时,他们面带难色。这部分人在农村不能“动口动手”,不能帮助农民兄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对这样的“支农”干部,农民兄弟难免失望。
   “支农应知农”。各级党政机关要选派了解农情、熟悉农事,有农村工作经验和知识的干部下乡,决不能把“支农”当作图新潮、凑热闹、摆样子。同时“支农”干部也要善于给自己“充电”,多向书本学习和向能人请教以提高能力。只有这样,“支农”才能支到点子上,下乡的“支农”干部才能受到农民兄弟的热烈欢迎和真心拥护。(张崇明)

上一篇:民工现“双向流动”新潮流返乡创业成趋势   下一篇:农民工有比公积金更急需的社会保障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