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7-1-11
    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是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农民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当前,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的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到7%,科学素质水平只有城市居民的1/6左右。而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留在农村的农民素质呈逆向发展态势;大批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又因缺乏城市生活常识和就业技能而就业不稳。这些都表明,培养新型农民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务之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新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专家进一步诠释:“有文化”是指农民能说会写、崇尚科学、诚信友爱、知法守法;“懂技术”是指农民至少要熟练掌握一到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会经营”是指农民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怎样培养新型农民,当前,着重有两项工作。一是让农村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在这方面采取了“两免一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近些年,农业部与有关部门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展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等多项农民培训,不仅促进了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科学种田、科学养殖,而且增强了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为此,还应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培养五支队伍上:即培养一大批基层组织负责人,带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培养一大批农民技术员,带头使用和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培养一大批种养能手,率先发家致富,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培养一大批经营能人,兴办实体,繁荣农村市场,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村发展建设各领域的能工巧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面貌。
    培养新型农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非如此,农民的素质总体上就发生不了根本改观,实现农业现代化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上一篇:农业税免征后农民税收负担仍须进一步减轻   下一篇:洪绂曾:“现代农业”是“大农业”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