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警惕农民负担反弹新动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警惕农民负担反弹新动向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7-3-2
    在安徽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王金山省长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农业执法检查,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这为我们在“后农业税时代”切实保障农民负担不反弹指明了方向,也为当前各地涌现出的农民负担反弹新动向敲响了警钟。
    2006年起安徽省全部免除了农业税,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前人均109.4元的农民政策内负担已全部减免。出人意料的是,去年安徽省一些地方涉及农民负担的信访却有较大幅度增加,仅省农民负担监管办受理的来信来访就达126批次,是2005年的一倍多。从省农民负担监管办和媒体受理的农民来信来访看,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出现了一些农民负担反弹的新动向,值得高度警惕。
    集资摊派有所抬头。据省农民负担监管办统计,2006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农民负担问题,占到农民来信来访总量的70%。一些地方在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村村通公路建设中,不与农民商量,不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仍然采取硬性摊派,下达配套任务,甚至层层加码,强行以资代劳。极个别的乡村要求农民人均负担“村村通”集资超过300元。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不规范。去年全省通过“一事一议”向农民筹资的村有6859个,筹资总额为1.97亿元;向农民筹劳的村有3324个,筹劳4629万个工日,筹资筹劳面约占总村数的1/3。但其中有20%以上的村操作不规范,主要是不尊重农民意愿,在筹资筹劳前未能很好地征求群众意见;乡镇下达筹资筹劳任务,搞平均摊派;资金、劳务的筹集和使用不公开;把“一事一议”作为固定收费项目,强迫农民以资代劳。
    支农惠农政策打折扣。一些地方没有及时把国家给农民的补贴款发放到位,存在截留、挪用现象,侵犯农民合法权益。国家和省里三令五申,不准把对农民的补贴资金抵顶各种欠款,但有的地方就是要打补贴资金的主意,将补贴款用于抵扣水电费、公路集资、偿还村级债务等。
    乱收费乱罚款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没有严格执行规定,仍然巧立名目向农民收费,有的地方变换方式、变换渠道向农民乱收费。特别是在农村义务教育、婚姻登记、计划生育、农民建房、办理户籍身份证等方面的乱收费乱罚款较多。
    农业生产性费用问题较为集中。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农业生产性水电费征管不规范,提高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有的地方农民出具的水电费收据表明,那里的水费、电费是逐年增加,农民反映收取的标准不清楚,开支范围不明白。不管用水与否、用多用少都按田亩平摊,有的农户反映交了钱也没用上水。
    据调查,近年来,随着农民负担的逐步减轻,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之后,有的县乡领导认为农民负担问题已经解决了,农民负担问题不存在了,减负工作可以不抓了,因此给少数想在农民身上打主意的部门和单位开了绿灯,农民负担出现了反弹苗头。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全省各地全面展开,这是一项惠及江淮五千万农民的伟大工程。但由于安徽省大多数乡村经济实力不强(全省村集体收入空白的村占32.5%,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占33.7%,10万元以上的村仅占5%),而农业生产设施薄弱,农民生活条件落后,农村公共设施状况差,建设新农村想办、要办的事情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指导思想不明确,操作方法不慎,极易导致不顾民情、民意盲目建设,从而损害农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
    安徽省农民负担监管办副主任陈迅表示,农村税费改革虽然从制度上遏制了农民的不合理负担,但影响农民负担的体制性因素并未完全消除。政府职能不清,部门利益作怪,乡村两级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由此造成的收支缺口给农民负担反弹留下了隐患。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民负担问题仍然是农村社会矛盾的热点和焦点,反弹的压力时刻存在。各地要充分认识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权益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时刻不能松懈。 

上一篇: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下一篇: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