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乡镇卫生院亟待落实编制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乡镇卫生院亟待落实编制


责任编辑:董薇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11-21
    笔者最近调研时发现,由于受人员编制限制,江西省一些乡镇卫生院引进和留住人才都遇到了困难,人才缺乏问题已成为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瓶颈。
    吉水县的八都镇中心卫生院自2000年以来,先后聘用了8名大中专毕业生,有的已成为业务骨干。由于编制限制,至今一个未正式录用。芦溪县的大安中心卫生院周仲芳院长告诉笔者,他们卫生院近5年有15名医务人员退休,但却没有进过一个正式编制的专业人员。笔者看到,这两个卫生院房子都已改建,医疗器械等硬件设施也都不错,但由于多年没有进过正式编制的医务人员,业务好一点的还被县级医疗机构挑走,不仅造成医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而且青黄不接、十分紧缺。这两家卫生院人才的现状有一定的代表性。
    由此可见,尽快给乡镇卫生院落实编制,已成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我国,编制是各级财政部门拟定财政预算和核拨经费的主要依据。只有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批的编制范围内,人事部门才能核定人员和工资,财政部门才能列入政府预算范围并核拨经费,也就是说钱随编制走。在这一财政拨款体制下,财政部门巴不得你少进人,从而少拨款,这就出现了卫生院虽然增人,但没有正式编制,也就不增加拨款,人也难以留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现象。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求职普遍有两种心态:一是收入高;二是求稳定。如果到乡镇卫生院就业这两者都不具备的话,怎么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呢?从目前情况看,到乡镇卫生院想赚大钱是不可能的。给从业者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也许会使乡镇卫生院增加一些对人才的吸引力。有人说事业单位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进人要公开竞聘。我认为,这其实与落实编制并不矛盾,只是进人方式的问题。
    对乡镇卫生院人员定编,国家是有规定的。1992年《卫生部关于试行乡镇卫生院、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院所三个建设标准的通知》中规定,按农民人均纯收入确定人员和床位,分为4个档次,最低的200元以下,每千人口人员数为1人,最高的1000元以上,每千人口人员数为1.5~2.5人;1994年9月卫生部下发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中对人员的要求是:19张床位以下的,定员至少5人,卫生技术人员不低于全院职工总数的80%,从事防保工作的不低于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0%;20~99张床位的,至少有3名医师、5名护士和相应的药剂、检验和放射技术人员,至少有一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当然,这么多年,基层情况变化很大,原来的一些要求也不适用了。我国的编制总体上是属地管理,但各地编制部门还是希望国家有一个说法,哪怕是一个指导意见也好。

上一篇:培养新型农民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富村穷村不相同 基层干部需多加引导政策需细化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