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期待“闻过则喜”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期待“闻过则喜”


责任编辑:董薇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11-22
    笔者参加一次农村党员活动时,一位老党员真心诚意地说:“现在国家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都是对俺们老百姓好。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一定要正确对待群众提出的不同意见,不能一听见意见就头痛,一看见提意见的人就心烦。不论啥事儿,只要公道了,群众就没意见,农村也就和谐了。”短短的几句话,蕴含着民主管理的深刻道理。
    近年来,随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逐步加强和村民自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当家作主,民主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但也不可否认,在个别地方,少数党员干部遇到换届选举、财务公开、经济补偿、宅基地分配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时,确实存在着“一碗水失平”、“不透明”现象,使农民不能公平地享受到自己的民主权利。甚至,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害怕群众提意见会伤了自尊,丢了面子,降了威信,露了马脚。
    于是,就对提出的意见束之高阁,敷衍搪塞,不予及时妥当处理。很显然,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党群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张,群众民主权利越来越得不到保护,乡村和谐也就越来越难。
    言为心声,群众的意见是检验党员干部工作成效的显示器,是反映群众意愿的晴雨表。能否把群众的意见当成大事,把群众的呼声放在心上,既体现着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更关系着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既要有虚怀若谷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听得进群众提出的意见,更要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灵活有效的农村工作方法,公开、公平、公正地管理村务,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提出的意见,切实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这样,党群干群相互依存、相互信任的鱼水关系自然就会形成,政通人和、安定团结、共谋发展的和谐乡村也就会水到渠成。

上一篇:凡事要向农民讲清楚   下一篇:民族地区怎样推进新农村建设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