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农民欢迎科技套餐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农民欢迎科技套餐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11-24
    下乡时,看到省、市农技推广部门组织农民对耕地进行土壤分区域测试,确定不同的配方施肥指导方案,又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对乡村技术人员和农户进行培训,向农民群众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农民欢迎施肥的“营养套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很多新技术不配套。一些村子投资建设了节水灌溉设施,播种收割等环节也都实现了机械化,但由于缺乏新的科学种田技术,农民有化肥,却盲目施用、过量施用;农民有喷药机械,喷洒防治病虫害却抓不住关键时机,结果是,生产条件虽然好了,务农仍然难有好效益。
    农民欢迎种地的“营养套餐”,还因为目前农村中出现了一些新“农盲”。农村中的种田能手现在正日趋减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正转入进城打工;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少青年人由于农业的劳动量大又效益较差,不愿意学习农业新技术,也不屑于学习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还因为一些新的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属于“中梗阻”状态,想学习农业新技术的农民找不到有效途径。要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像使用“傻瓜相机”一样,帮助农民学习掌握“傻瓜技术”。譬如制定这种按不同区域的土地施肥“食谱”,再由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可以让农民一听就明白,一看就会用。
    农业生产头绪多、活路杂,只推广施肥的“营养套餐”,远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民欢迎更多的科技套餐;农业生产呼唤更多的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去帮助农民掌握农业新技术,传授农业生产新方法,使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上一篇:扶助贫困教师——正视现实后的开放   下一篇:农民视角中的新农村建设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