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送温暖”讲方法更要看效果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送温暖”讲方法更要看效果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12-12
    各级领导给贫困户送钱,表示关心慰问,体现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关怀,是电视新闻中并不鲜见的镜头。但在贫困山乡,耳闻目睹的一些现象却让人回味,深感送温暖也得要讲讲方式方法,不然效果会大打折扣。
    访贫问苦中送钱的行为多了,有的贫困户认为扶贫开发就是拿钱给他,而不理解各级政府为扶贫建立的一些长效机制和措施,看不到或不愿参与党和政府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做的其他种种努力。在贫困乡采访,有三个故事让我难忘。一个是说乡里发放苞谷(救济粮),村民说,我家没磨子,我不要,言外之意是还得给我发个磨子。一个是说某县宣传部给一农户价值5000元钱的物资建房,物资拉到后,农民抱着手说:“你要把房给我建好啊。”经说服后又说,那得拿点搬运费来才好找人搬。第三个故事是说有个村一个先富起来的大户,请了个农民看鱼塘,每月200元包吃包住。有一天他突然辞工,问及原因,他说,我打工吃大亏了,我来打工,家里没人,人家上级来扶贫,邻居在家的都得了500块钱,我打两个月工还没有他们一天收入多,我以后都要少出门,免得又错过这种好事。
    三个故事都是真实的,而且类似的故事并不少见。这样送钱送物的“送温暖”,往往会让一些人产生等靠要思想。因此,“送温暖”中,我们更应该扎扎实实地为贫困群众干些实事,要变“输血型”为“造血型”扶贫救助,让农民长期得实惠。

上一篇:“新农村”读本要让农民读得懂   下一篇:“热火”多烧“冷锅灶”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