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垃圾包围农村不是个别现象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垃圾包围农村不是个别现象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9-28
    “城里的垃圾只要几天不清理,城里人就开始有意见。但城里的垃圾拉到农村一倒了之,农民天天守着垃圾堆一过就是好几年,还必须忍受。难道我们农民就不是人吗?”已经离开家乡在重庆市打工的綦江县的一村民打电话给笔者,强烈要求笔者到他的家去看看破坏他们家园的垃圾场(据7月11日《中国青年报》)。
    笔者亲眼看到垃圾包围农村的“壮观景象”:恶臭难闻的垃圾堆积在村子的周围,上面爬满密密麻麻的蚊蝇。在一些地方,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已经成了城市的“垃圾场”。
    垃圾包围农村的原因很多。首先,是与当前一些地方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性导向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城市成了显示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代表作”,上级视察要看中心城市,工业增长要看城市的GDP,“宜居指数”更是城市的专利,就是天气预报每天报道的环境污染指数,也非城镇莫属。正因为如此,一些目光短浅、浮夸浮漂的地方领导,也就理所当然地只抓城市,忽视农村,甚至为了城市的干净靓丽,把城市的垃圾“流放”到了农村。
    其次,一些地方环保理念的狭隘和顾此失彼也是导致城市、农村环保状况“冰火两重天”的一大原因。许多地方在污染防治上的投资几乎全部集中到城市,广大农村的环保投资微乎其微;有些地方为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把污染企业搬迁到郊区或农村。结果,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了,而农村、近郊的污染却加重了。
    农村不是城市的“垃圾场”,此种现象应及早引起重视。

上一篇:农民想读报为啥看不到   下一篇:“80后”民工需要因势利导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