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发展旱粮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发展旱粮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8-17
    我国旱粮无论是面积还是总产都占粮食的首位,对粮食生产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发展旱粮生产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需要。 
    发展特色旱粮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国小杂粮种类多,产量高,在世界上占有较大份额。其中,荞麦、糜子的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第2位,蚕豆占世界总产量的1/2,绿豆、小豆占世界总产量的1/3。同时,我国也是燕麦、豇豆、扁豆的主产国。据测算,我国出口1吨杂粮的经济价值约相当于出口2.75吨大宗粮食。此外,发展鲜食旱粮效益比较高,如浙江义乌、兰溪等地发展鲜食大豆亩产值可达3000元以上,鲜食马铃薯亩产值2000元以上。 
    发展旱粮是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证。人民群众生活从只求温饱,到追求精细饮食,再发展到今天注重粗细(粮)搭配。旱粮是典型的粗粮,营养丰富,大部分都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如燕麦以其独特的食疗效果深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青睐;红豆有补血作用;甘薯有健胃、通气、防癌抗癌等功效。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在中国人食用的粮食中,豆类组合应占2%,粗粮应占20%,而荞麦、燕麦、糜子等小杂粮应占粗粮的35%。据统计,日本荞麦年消费量为11.6万吨,而该国仅能生产2.l万吨,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旱粮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饮食的首选,需求量日益增长。此外,鲜食大豆、玉米、马铃薯、蚕豌豆等旱粮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发展旱粮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我国南方利用冬闲田种植旱粮,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如2005年广西利用冬闲田免耕栽培马铃薯50万亩,平均亩节本增收约100~500元。此外,我国小杂粮生长期短,适应范围广,可以与大宗作物如玉米等实行间作、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旱粮不但种类多,而且用途广,是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方向。如小杂粮作为医、食双重功效兼备的新型食品资源,在现代绿色保健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鲜食的旱粮同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一村一品”的模式要求,突出特色,紧连市场,实行订单生产,提高旱粮的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如浙江省发展旱粮以鲜食化、加工化、特色化为目标,规划在经济较发达、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发展鲜食大豆、玉米、蚕豌豆等鲜食型旱粮,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生产条件差、交通不畅的山区,重点发展粒用型(干籽型)旱粮;沿海地区如广东发展加工型旱杂粮,实行订单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旱粮除作口粮外,是加工转化的重要原料。以玉米为例,玉米籽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达二、三百种,可作为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的基础原料进一步加工利用。同时,玉米是加工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秸秆是家畜青贮饲料的最好原料。此外,玉米经提胚后生产玉米油,可实现加工的巨大增值。美国玉米油年产量超过100万吨,超过世界玉米油平均产量50%。目前,我国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口粮,其中,用作饲料的玉米约占60%~70%,用作口粮消费的约占14%左右。此外,大麦、高粱、荞麦是酿酒的重要原料。 
    针对当前旱粮生产存在的单产水平和种植效益偏低、种植技术落后、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和生产效益不高等问题,各级农业科研部门应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农技推广部门应加快旱粮作物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和集成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技术的到位率。着力抓好组织保障、争取财政支持、抓好示范引导、宣传培训和技术服务,以实现我国“十一五”粮食生产发展目标。(作者系: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上一篇:“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   下一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现代农业支撑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