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把文化站建成一个“家”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把文化站建成一个“家”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8-21
    现在,乡村文化站“空壳”是并不鲜见的现象,要使文化站“活”起来,就要把乡村文化站建成一个“家”。
    既然是“家”,就得有“家人”。乡村文化站可聘请有文体爱好、性情豁达、责任心强的离退休干部或喜爱文化事业的村民住到文化站,吃、住、玩都在“家”内,使到站活动的人感到一种亲和力。“住家人”兼管看守管护器材、报刊、花木及保洁工作。既然是“家”,就得有“家什”,主要活动设施“公买”,而有的东西也可大家凑,比如报刊,“公家”无力订众多的报刊杂志,“住家人”可每人订一份报刊,放在阅览室里公用,待下一期发下来,就可把旧的收归己有。这样能做到报刊常有常新。既然是“家”,就得有“开支”。因此还需要财政支持,切实保障经费开支。当然这项开支要以节俭为主,量力而行。既然是“家”,就得全家人爱护。到此活动娱乐的人要遵守制度,爱护公物,要像爱护自己家里的东西一样。
    当前最重要的是“家”里还应有许多组织,如歌舞表演队、青年篮球队、老年晨练队、妇女健身队、琴棋书画协会等等,而每个组织都有负责人,协调各种活动交替开展。
    如果从村委会到乡政府都把文化站建成一个“家”并齐心协力办好,乡镇文化站一定会“活”起来。

上一篇:用城乡统筹思路破解劳动力转移难题   下一篇:按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培养新型农民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