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配套改革不到位农民负担难减轻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配套改革不到位农民负担难减轻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6-15
    取消农业税,全国农民负担减轻了许多,但最近在洞庭湖粮食主产区采访时发现,农民负担问题并未因此彻底解决,少数地方由于机构臃肿、债务拖累、公共财政缺口大等原因,农民负担依然相当沉重。 
    据湖南省农村工作办公室统计,2005年湖南农民负担幅度降低,人均为63.3元,但洞庭湖粮食主产区很多乡村农民人均负担接近200元,高的达到300元。省里下发的“农民负担卡”上只有3项负担,而湖区一些地方乡村两级违规增项竟多达15项。不少地方为了便于向农民伸手,干脆将“农民负担卡”束之高阁,代之以一张冷冰冰的“各项费用到户通知单”,把多种“服务性”乱收费压在农民头上。 
    洞庭湖区农民负担之所以减不下来,首先是因为机构臃肿。这里有一个乡,一年财政收入不到10万元,乡干部当中除行政干部的工资由县财政统发外,还有60多个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人员的工资得从农民身上打主意,乡里便列了诸如“共同生产费”、“‘一事一议’筹工费”等名堂乱收费。 
    中央在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时,要求地方政府同时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裁减冗员,提高效率。但记者在洞庭湖区一些县市采访中感到,很多地方的县乡干部对这项改革还抱着“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的态度,机构臃肿问题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还有财政“缺位”问题。洞庭湖区水患严重,很多乡村水利基础设施需要维护,仅排渍电费一项,每年人均负担就达50元至55元。洞庭湖区堤垸保安、防洪排涝等负担支出不仅是农民生产所需,更大程度上是对整个湖区包括城镇在内公共安全的保障,这些本来应属于各级财政分担的公共支出变成了农民的沉重负担。 
    洞庭湖区农民负担问题提醒我们,取消农业税后还必须强有力地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否则,农民负担难以彻底减轻,减下来了也有可能反弹。

上一篇:宏观统筹农村能源发展   下一篇:农村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有四盼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