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干等”等不来新农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干等”等不来新农村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6-23
    缺钱,缺资源,缺人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许多农民在抱怨这类事情。但是,条件的限制是否就应成为农村建设止步不前的理由呢?看看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自然资源都相差无几的桔园村和塘灯村,所展现出的截然不同的面貌,我们不难得到答案。虽然现在两个村子的差别可能还只体现在村容村貌上,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暂时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两个村子却给了人迥异的发展希望。
    事实上,很多农村都没有贫乏到一无所有的地步。有一位大学教师去山区农村考察,那里的农民抱怨,村子里缺钱、缺资源,发展不起来。但是,这位老师却发现,这周围的山里到处都是宝:药材、木耳、香菇……土鸡在城里能卖20元一斤,有人来这里收购,但是没有人家养。这里有这么多山,随便围一块地,放上几千只鸡,鸡靠吃虫子就能长。还有山里那么多板栗树,都荒了,没有人管理。是没有资源吗?显然不是。但是,村里没有一个人去探索和利用这些资源,大家都在眼巴巴地干等着。
    的确,“新农村建设”给了广大农村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和氛围,但是“新农村建设”不是点石成金的仙人手指,指望农村现状因“新农村建设”而一夜之间得到根本改变,显然是不现实的。“新农村建设”更是一个号召,号召大家,尤其是广大农民行动起来,而不是把“新农村建设”单纯当成外界对农村的帮助。农民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所以,我们不要总在抱怨我们不能干什么,而是应该思考,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能干成什么,去开发资源、探索途径。否则,我们总会找到一万个理由,来说我们没办法建设新农村。

上一篇:发挥工商职能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吉林省副省长全哲洙:确保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