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希望我们的路不同于韩国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希望我们的路不同于韩国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6-30
  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内涵和发展方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
  一是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发展方向不是城镇化和工业化;二是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就是城镇化和工业化。
  根据中央的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身并不是要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回良玉副总理在2006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讲话中明确指出:今后“三农”问题的解决,要靠两条腿走路:一为城镇化;二为新农村建设。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讲话和林毅夫最近发表的文章,至少到本世纪中叶,甚至以后相当长时期,中国的新农村建设都不会纳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轨道。
  针对上述关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是两条腿走路,新农村建设不是城镇化、工业化的观点,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尽管在短期内可能取得一些成效,但并不会有长远的重大意义,弄不好,可能是一种违背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趋势的运动,韩国新村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吸取。这种观点实际上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应当就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只有实现城乡一体化,直至最后取消农民,才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将城镇化和工业化排除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之外必将是死路一条。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句话20个字,显然是中国自己的创新理念,其基本内涵及所要达到的目标与西方工业文明不是一回事。但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农业文明是否必然为工业文明所取代?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真能长期协调发展、并行不悖?这些都需要在理论尤其是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才能逐步得到认同。
  希望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能避免西方工业文明的困境,能长期保持获得创新内容的农业文明模式,甚至走出一条与韩国新村运动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走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共同发展的道路。

上一篇:莫要“小脚穿大鞋”   下一篇:陋习不改难和谐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