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从“三农问题”到“四农问题”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从“三农问题”到“四农问题”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博网 ︱ 发布日期:2006-7-19
    “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农民,早已广为人知。以前好多年份的中央“一号文件”,要解决的都是“三农问题”,可见中央对“三农”的重视。最近,笔者在《新华文摘》上读到一篇题为《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不可忽视的“四农问题”》的文章,对其中“四农”的提法颇觉新鲜、恰当,认为值得一说。 
    所谓“四农”,是指除传统意义上的“三农”外,再加一个农民工;“四农问题”则是专指农民工问题。“四农”是从“三农”中派生出来的,具体地说是从农民中派生出来的:把原来的农民再分成专事农业的农民和农民工两个阶层。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因此“四农问题”的提法符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实际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及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之中农民工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有他们那是不可想像的。目前我国至少有1.2亿农村人口在流动就业,都被称为农民工。这支数量庞大的劳动大军中,有的亦农(农忙时)亦工,有的则一年四季离乡在外打工。至于今后趋向,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将返回家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而另一部分将留在城市成为新的产业工人(中国原有的产业工人很多也是来自农村),或者从事其他职业。 
    那么,现在把农民工问题单独作为“四农问题”提出,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总的来说是经济生活问题和政治参与问题。前者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在逐步解决之中,而后者却一直不太为人们所注意。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广大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必将有力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推动我国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并对农民工自身利益维护和政治成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篇:“三驾马车”拉不动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改革路漫漫   下一篇:发展农村特色经济 谨防“特色陷井”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