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新农村建设要做好土地规划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新农村建设要做好土地规划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7-24
    不久前,江苏省政府有关部门在新近编制的镇村布局规划中提出,将24万个自然村将“压缩”到4万余个村庄,为集中居住的农民统一建设给排水、通信、公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
    江苏省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着眼于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这是富于远见卓识之举。事实上,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把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放在首位。
    就现实而言,土地资源的利用,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教训,最近一些年,许多地方发生了圈占土地、乱占滥用农村耕地等问题,后果十分严重,许多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值此开始新农村建设之际,在各级政府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时候,我们不仅必须避免重蹈城市地区的覆辙,而且应当以此作为一个难得契机,努力从全局上整合城乡土地资源,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衔接,从而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也为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基础。
    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土地规划,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整合土地资源。其次,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确立农村土地收益归农民的原则。再次,新农村建设规划应把整合城乡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变成一个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一个“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过程,一个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
    提升落后地区的土地的价值,创新整合土地资源的路径,不仅可以创造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效益,也是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的创新,有利于缩短落后农村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

上一篇:话说新农村:“村官”莫当“山杠爷”   下一篇:农民增收应以“纯农户”增收为主体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