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农民工 > 理论探讨 > 文章内容
没有“反哺制”就没有新农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6 (阅读次数:

没有“反哺制”就没有新农村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人民网 ︱ 发布日期:2006-5-2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后,各个方面也结合自身情况给予了不同的解读。笔者以为,切实抓住建设新农村的要义,首先应当全面地、充分地认识反哺机制的重大意义。

  具体说,需要对经济发展中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城市人口对农村人口、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的反哺予以高度自觉的再认识:

  第一,农业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产业。没有农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城乡人口不能解决基本的吃饭问题,许多工业部门所需的生产原料也难以得到满足。

  第二,随着现代工业的高度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在工业部门的推广和应用,相对农业而言,工业产值以几何级的速度不断提升。人们更加关注汽车、房地产、IT这样的创富产业,而对于农业是基础的认识已经有些淡薄。

  在水稻棉花等新品种的研发不断取得成功之后,特别是随着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很多的人相信技术万能,把粮食等农作物生产看作小菜一碟。

  其实,与大自然关联度最高的农业产业是否与时俱进,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最高标志。所谓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最终要看人们对于农业的态度,看农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由于农村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要求比城市更高,其社会经济价值反而没有城市显得突出。于是,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一般舍得对城市化予以资金、人力以及政策上的投入,而对农村的三项投入明显低很多。并且这个思维模式已经被广泛认同,不仅造成了城乡发展不和谐的后果,也成为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主观因素。

  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就要果断地采取措施,宁肯把工业产值目标调低一些,也要把资金、人力、政策资源更多地反哺到农村。

  第四,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富裕人群与贫困人群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拿基尼系数可以解释的。从各国各地区的现代经济发展史来看,经济快速发展本质上都体现为工业对农业的掠夺、城市对农村的掠夺。

  尽管不断输送到农村的工业产品客观上提高了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由于现代经济强调以工业为引擎,定价机制强调投入产出,农产品处于定价游戏规则的弱势地位,农业因而继续处于“隐性的”为工业转移支付的地位上。

  因此,近百年来的经济学发展基本体现为工业经济学、创富经济学;需要补上农业经济学、和谐经济学或者叫做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这一课。笔者以为,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当中,城市人口反哺农村人口、富裕人群反哺贫困人群,是题中应有之意。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并且强调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这是十分务实的。结合我国人口众多的特殊国情,实现这个美好的目标就愈显难度巨大:其一,我们不能简单效仿他国的城市化做法;其二,中央和地方财政反哺农业农村的力度可能有限,特别是按照人均衡量,就更加有限;其三,农村农业的配套改革欠账过多过大;其四,农业人口和农业农村的管理者的整体素质比较低。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高估困难,不追求一蹴而就;也要坚决果断,抓住机会,适当加快反哺水平。进补过快,可能引起身体不适;慢了,可能贻误时机。笔者以为,加大农村教育、科技以及农民养老方面的反哺力度,或许应当成为重点。而在住房等城市化设施建设上,或许更应当因地制宜,适度把握。

  总体而言,从建国以来至今的56年余,为支持国家城市经济、工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广大农民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和牺牲。国民经济的积累、国家实力的增强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都是与三农的支持密不可分的。我们今天反哺三农,就国内而言,是还历史欠账;就全球潮流而言,也是健全现代市场理论体系、完善现代经济文明的必要之举。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及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扩权强县”的分析与认识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公平性: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关(05-06)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为新农(05-06)
·农民刘兴山苦心钻研20余载 多(09-20)
·如何化解乡村债务(05-06)
·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05-06)
·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破(05-06)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05-06)
·四川: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推(05-06)
·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05-06)
·刘锡潜代表:深化农村医疗保障(05-06)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05-06)
相关文章
·我国农民工政策显成效 四大问(07-19)
·信阳师院学子开展“新生代农民(07-16)
·农民工将打工经历写成小说 已(07-15)
·社科院专家:让第二代农民工和(07-14)
·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07-13)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06-25)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06-22)
·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06-01)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尊严和体面劳(05-31)
·10多名农民工上门讨薪 开“圆(05-26)
·苦读勤学 农民工徐万年码头上(05-11)
·易宪容:农民工享经适房短期难(04-30)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